在逃跑的過程中,他甚至都不敢入城休息,就怕他一覺睡醒之后,陸川帶人把城市給圍起來了。
雖然在外面逃跑也很危險,但只要多派人探查附近的情況,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就趕緊跑,應該是不會被陸川包圍起來的。
再說了,羅馬帝國疆域這么大,陸川那六萬大軍也不敢輕易深入追擊,要不然陸川的后勤補給肯定會出問題。
只有陸川將沿途的城市全都打下來才能繼續前進,所以塞維魯在逃跑的時候下令沿途所有城市做好戰斗準備,讓他們去牽制陸川的腳步,好讓他能夠順利逃回去。
但實際上陸川根本就沒有追擊塞維魯的意思,一方面是塞維魯的十萬大軍已經被消滅了大半,剩下一些殘兵敗將已經沒什么能耐了,難以對陸川構成威脅,自然不用著急追擊;
另外一個原因是羅馬帝國三年前損失了幾十萬軍隊,內部已經出現了動蕩,如果這個時候把塞維魯殺死了,羅馬帝國很可能會分崩離析,變成好多個割據政權,這樣陸川想要徹底滅掉羅馬帝國就不知道要和多少割據政權戰斗,還不如留著塞維魯,等到最后只要擊敗塞維魯,逼迫塞維魯投降,基本上就能達成覆滅羅馬帝國的戰略目標。
所以陸川根本就懶得追擊,而是選擇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一點一點推進。
羅馬帝國可不是尋常的國家,疆域面積遼闊,戰略縱深極大,如果陸川貪功冒進,必然會導致后勤補給拉長,隨時可能出問題,所以陸川采取的策略是每打下來一座城市,就在要這座城市里建立統治,確保城市里和城市附近的羅馬帝國人不敢鬧事,然后陸川才會繼續前進。
為了做到這一點,陸川帶來的這六萬士兵就不夠用了,需要從大陸王朝調集更多的軍隊過來。
當然,從西域、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調兵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夠震懾住羅馬帝國人,讓他們不敢反抗就行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陸川推進的速度一點都不快,但是所有被打下來的城市都很老實,一點不敢造次。
但僅僅這樣還不能讓陸川安心,想來想去,陸川還是下令把賈詡和龐德調過來,讓他們負責維護后勤補給。
賈詡在歷史上可是有毒士的稱號,出手狠辣,而且每次都能切中要害,對待外族更是不留情面,要是羅馬帝國人敢在賈詡面前鬧事,后果可不是鬧著玩的。
而龐德也不是善茬,他是西涼人,要是沒點本事和手段,怕是連長大都難,更不要說追隨馬騰和馬超了。
有賈詡和龐德在后面維持后勤補給,陸川就不用擔心了,可以放心向前推進。
后勤補給能夠保證的條件下,陸川也沒有直接攻城,而是采用了先禮后兵的方式,派人入城勸降。
如果這座城市愿意投降,那一切都好說,陸川不會輕易對他們動手,更不會輕易殺人,只要他們好好配合就可以;
但如果對方不肯投降,還動手殺了陸川派過去的使者,那就有意思了,陸川會直接把戰斗的指揮權交給負責后勤補給的賈詡,讓他好好給羅馬帝國上一課,讓他們知道什么叫做天朝上國的使臣不可輕辱。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