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墾荒地,掌握種地技能之后,他們的生活條件就穩定多了。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不管是象雄王國還是那些零散的游牧民族部落,他們得到的待遇都遠遠不如雅隆部落,因為陸川在他們身上還沒有發現足夠的價值。
但凡象雄王國和這些游牧民族部落也有雅隆部落那般強大的戰斗意志和戰斗力,陸川也會給他們豐厚的待遇。
在這個過程中,有少數游牧民族部落不愿意接受大陸王朝的統治,不顧雙方的實力差距跳出來反抗,然后就被龐德帶兵給滅了。
所以如今大陸王朝在西藏高原上給象雄王國還有游牧民族留下的印象就是既有菩薩心腸,又有雷霆手段,他們根本就不敢反抗。
將西藏高原納入大陸王朝這件事正在穩步推進,陸川覺得各方面都沒有問題,也就不再過度關注了,而是把諸葛亮叫過來,詢問他那邊的進展。
之前陸川讓諸葛亮對火炮進行改良,把方便攜帶的擲彈筒制造出來,但是這么長時間過去了,諸葛亮那邊一直都沒什么動靜,根據陸川的猜測,多半是遇到困難了。
果然,諸葛亮拿出了了大量的試驗數據,表示擲彈筒的原理很簡單,但是想要制造出來難度卻很高。
炮彈后面的擊發裝置不難,只要用現在的炮彈進行改裝就可以做到,但是想要順利擊發,并且保證足夠的準確度就太難了,主要是擲彈筒的材質要求太高了。
擲彈筒在擊發炮彈的瞬間會產生大量熱量,導致擲彈筒內溫度急速升高,而溫度升高會導致擲彈筒變形甚至是炸膛。
當初在制造火炮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但諸葛亮可以通過加厚炮筒來解決,畢竟火炮本身就笨重,炮筒厚一些也沒關系。
而且火炮都是采用平射的方式發起進攻,攻擊距離一般也就是千步左右,距離不是很遠,出現一些偏差也可以接受,大不了多準備一些火炮進行火力覆蓋就行了。
但是擲彈筒不行,因為陸川要求擲彈筒必須輕便靈活,所以通過加厚炮筒的方式來保證穩定性和準確度就不行了。
想要解決是這個問題,就必須通過改良鋼材來解決。
只有找到一種能夠承受高溫高壓,而且還能承受磨損且質量不大的鋼材才能解決問題。
所以諸葛亮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嘗試各種辦法打造新型鋼材來嘗試解決問題,但一直都沒有很好的結果。
如今諸葛亮拿出來的就是他最近一段時間研發出來的十幾種新型鋼材的試驗結果。
陸川認真看了一遍諸葛亮的各項研究數據,也開始頭疼了。
在這件事上,他還真的沒有什么合理的建議,畢竟尋找合適的鋼材,在鋼材之中不斷添加各種金屬元素或者炭元素,調整各種元素的比來來改良鋼材的特性就是一件非常消耗時間和耐心的難題,讓陸川來做的話,他也只能一點一點進行嘗試。
如今諸葛亮研究的方向是沒有問題的,那陸川就不能給出建設性意見了,除非他動用系統。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