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強大的機動性,只要騎兵不被包圍,不被敵人追上,理論上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而關羽此時面臨了極大的困境,想要依靠五千騎兵完成破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將騎兵的機動性優勢完全發揮出來。
歷史上有張遼八百人破十萬,如今關羽和張飛都是比張遼還要猛的猛將,只要操作得好,五千人破二十萬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關羽已經做出了決斷,和張飛一起拼一次,看看究竟是塞維魯的二十萬大軍厲害,還他們兄弟兩人聯手更厲害。
關羽和張飛同時改變方向,強行撕開羅馬帝國士兵還未成型的包圍圈,然后就朝著西邊去了。
經過關羽的觀察,他發現塞維魯帶來的二十萬大軍并不全都是精銳,有相當一部分士兵都是新兵,而此時關羽挑選的就是那些新兵。
新兵的特點就是上戰場就緊張,一旦緊張就不知道該做什么了,就算上面的命令傳達下來,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所以想要破局的話,就得從這些新兵入手。
今天關羽就要給塞維魯上一課,在戰場上并不是士兵越多越好,那些戰斗素質不怎么樣的士兵在戰場上往往會起到反作用。
當關羽和張飛鎖定西邊那些新兵的時候,新兵中的將領就先緊張起來,因為他們親眼看到了關羽和張飛是如何驍勇善戰,就連塞維魯身邊精銳騎兵的將領都不是對方的一合之敵,他們這些新兵將領有什么資格和對方叫板?
戰斗還沒開始,這些將領就開始害怕了。
將領尚且如此,那些新兵就更不用說了。
雖然這三萬多新兵都在十萬大軍的陣型之中,但他們總是覺得陣型無法給他們提供很好的保護,手心都開始出汗了。
隨著關羽和張飛沖過來,最前面的新兵雙腿開始顫抖,忍不住想要后退逃跑。
就算是老兵在戰場上遇到騎兵沖鋒都會膽寒,更不要說這些新兵了。
如果不是他們身后有督戰隊,當場就能把逃跑的士兵殺死,這些士兵怕是已經開始逃跑了。
塞維魯看到關羽和張飛朝著西邊新兵的方向沖了過去,心里也開始著急了。
作為羅馬帝國的皇帝,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些新兵就是他戰陣之中最薄弱的環節?
一旦新兵出現混亂,很可能會導致整個戰陣都亂起來,所以他必須要盡快派人過去支援,最好是在那里將關羽和張飛包圍起來。
于是塞維魯將身邊僅剩的一萬騎兵派了出去,讓他們去追擊關羽和張飛。
至于剛才和關羽張飛正面戰斗的那隊騎兵,可以暫時退下來休息,而且還要臨時提拔一名將領擔任騎兵將領,要不然剩下的八千騎兵的戰力都難以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