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達班五世采納了蘇雙的建議,再次將所有貴族召集起來,表示他們和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了,不能再這樣僵持下去了,所以他決定用火攻,徹底擊敗羅馬帝國。
在場貴族都露出驚訝的表情,因為他們覺得這個時候用火攻會傷到城里的居民,這可不是好事,然后阿爾達班五世把蘇雙那一套理論拿了出來,試圖說服這些貴族,但效果并不明顯。
這些貴族其實并不是擔心哈特拉城里的居民會承受什么樣的痛苦,他們單純就是不想讓阿爾達班五世好過。
阿爾達班五世見狀直接拋出殺手锏,表示如果貴族不支持他的計劃,那他現在就回去。
反正這些貴族也沒打算繼續和羅馬帝國打下去,那干脆一拍兩散,各回各家,到時候羅馬帝國打過來,大家就各憑本事。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投降,或者干脆戰死得了。
眾多貴族看到阿爾達班五世開始擺爛了,這才急忙改口,表示同意阿爾達班五世的火攻計劃,并且要求盡快執行,千萬不能再耽誤下去了。
阿爾達班五世這才收起擺爛的架勢,開始布置戰術。
既然是火攻,那肯定要圍城,要不然尤利安努斯看到情況不對,隨時可以沖出來逃跑。
但是之前兩次圍城效果都不好,所以阿爾達班五世特意強調了這次圍城絕對不能讓羅馬帝國的軍隊逃出去,四個城門,不管哪個城門出了問題,到最后都要追究責任。
如果誰還敢不戰而逃,那等戰斗結束,他會以國王的身份公開剝奪對方貴族的身份,將對方的領地和軍隊分給其他貴族。
在場貴族看到有好處可以撈,自然就同意了。
至于最后被剝奪貴族身份、瓜分領地和軍隊的人是不是他們,他們還真沒想那么多。
事情都還沒發生了,為什么要想那么多?
所有貴族都同意了阿爾達班五世的戰術計劃之后,安息帝國這邊就行動起來了。
首先是大軍圍城,將四個城門圍得水泄不通。
尤利安努斯在城墻上看到這個場面的時候卻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知道只要安息帝國的貴族自私的本性不改,那圍城就是一個笑話,他隨時都能率領軍隊沖出去。
但是當安息帝國將二十二臺投石機全部推出來,并且將裝滿火油而且還在燃燒的陶罐放到投石機上,準確地砸到哈特拉城里的時候,尤利安努斯就笑不出來了。
哈特拉城的規模不算大,在他過來之前也就只有數萬人居住,而經過連番的戰爭之后,哈特拉城里的人口銳減到了兩萬,而且尤利安努斯的軍隊數量超過了十萬,很自然地就把哈特拉城里居民的房子都給搶了過來。
如今安息帝國開始了無差別的火攻,那他的十萬軍隊必然會承受更多的傷害。
尤利安努斯急忙下令,讓士兵抓緊時間滅火,千萬不能讓火蔓延開來。
但是阿爾達班五世這邊準備充分,二十二臺投石機全力進攻,大量裝滿火油的陶罐不斷落下,而且還在不斷調整攻擊的落點,結果就是哈特拉城里出現了大量的著火點,士兵根本就救不過來。
最重要的是哈特拉城里水源不足,反而堆積了大量的糧草,所以火勢一旦蔓延開來就變得無法阻止,不到一個時辰,哈特拉就變成了一片火海。
尤利安努斯懵了,他也沒想到安息帝國的火攻竟然來得如此猛烈,這么快就把哈特拉城變成了一片火海。
他站在城墻上都能聽到羅馬帝國士兵在火海里發出的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