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陸川可不是故意凡爾賽,而是真的覺得阿爾達班五世太菜了,也太昏庸了。
放眼華夏歷史,若是哪個當權者敢在外地入侵的時候消極抵抗,反而把所有的力量都用來肅清內部,以求穩固自己的統治,那他必然會失去民心,被人民唾棄,在歷史上留下罵名。
而阿爾達班五世這種作為,已經不單單是消極抵抗,借機壯大自己實力這么簡單了,而是在安息帝國內部帶了一個好頭,讓幾乎所有貴族都有樣學樣,所以發展到最后,安息帝國必然是丟失大片土地,內部分裂成大量割據政權,最終覆滅的結局。
可以說,阿爾達班五世的短視和貪心,注定了安息帝國的覆滅。
雖然這樣可以讓陸川付出很小的代價就覆滅安息帝國,搶奪大量的土地,但這也太沒有挑戰性了。
沒有挑戰性的戰爭,陸川都是不屑于出手的,最多就是派一名將領和一名謀士過去就行了。
但陸川又不想一直憋在皇宮里,總是要找機會出去轉轉的,所以他還是很希望安息帝國能夠給力一點,這樣他就可以御駕親征了。
如今看來,御駕親征安息帝國是沒戲了,那就只能希望羅馬帝國給力一點,這樣陸川才有借口親自領兵去對付羅馬帝國。
另一邊,安息帝國西北部的貴族承受了羅馬帝國帶來的所有壓力,偏偏阿爾達班五世和其他貴族都選擇了坐視不理,于是西北部的貴族就自發團結起來,一起抵擋羅馬帝國的入侵。
好在西北部有三個實力比較強的貴族,加在一起湊出了一千多重騎兵和三臺投石機,然后他們就靠著投石機為威懾,重騎兵搭配輕騎兵對羅馬帝國進行騷擾和反擊的戰術,成功阻擋住了羅馬帝國入侵的腳步。
不過表面上看他們是抵擋住了,但實際上他們依舊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經濟方面,幾乎把他們領地內的地皮都刮干凈了。
可就算這樣,他們依舊無法湊出足夠的錢購買更多的盔甲武器和物資補給,而大陸王朝御用商人又在這個時候提出了一個建議:賣掉這三個貴族領地內的煤礦和鐵礦。
正常的開采速度已經不足以支撐如此高強度的戰爭了,尤其是大陸王朝的盔甲武器賣得還這么貴,所以他們要么堅持一段時間敗給羅馬帝國,要么就狠狠心,將煤礦和鐵礦折價賣給大陸王朝,賺一筆快錢,然后購買大量的盔甲武器,應該就能擋住羅馬帝國的進攻了。
大陸王朝御用商人提出這樣的建議之后,三個貴族都猶豫了。
事到如今,他們都知道煤礦和鐵礦的重要性,就算他們無法用鐵礦和煤礦打造盔甲武器,但只要鐵礦和煤礦還在,他們就能源源不斷開采下去,持續獲得收益,但要是就這么賣了,那就成了一錘子買賣了。
很不劃算。
可如今這個情況,他們要是不賣掉鐵礦和煤礦換取足夠的錢財去購買大陸王朝的盔甲武器和各種物資,他們根本就抵擋不住羅馬帝國的進攻。
想明白這個道理之后,他們對阿爾達班五世的恨意達到了巔峰。
原本他們有煤礦和鐵礦,有大陸王朝御用商人的幫助,只要花費一些時間,就能慢慢發展起來,甚至可以擁有和阿爾達班五世抗衡的實力。
可就是因為阿爾達班五世放任羅馬帝國入侵不管,讓他們沖在前面當炮灰,導致他們很可能會失去一切。
阿爾達班五世就是罪魁禍首!
可恨歸恨,他們現在是真的拿阿爾達班五世沒有辦法。
不僅沒有辦法,他們還要承受羅馬帝國的巨大壓力,所以想來想去,他們也只能聽從大陸王朝御用商人的意見,將他們領地里的鐵礦和煤礦賣給大陸王朝。
因為大陸王朝有規定,所有的礦產資源都是國有的,任何人不得私自開采,所以這些商人是沒有資格購買鐵礦或者煤礦的,而是要把這件事匯報上去,等陸川做出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