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趙云還惦記著柳城的情況,他肯定要派兵進行追擊,將這一萬騎兵全都消滅干凈。
如今只是把素利這一萬騎兵擊潰,趙云就懶得再管了,而是整頓兵馬,返回柳城。
雖然趙云知道柳城守住了,但他也得過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況,然后才能給陸川寫戰報。
同時趙云也在慶幸,幸虧柳城的士兵訓練有素,反應及時,而且在關鍵時刻是真的管用,要不然柳城這里肯定要有更大的麻煩。
不多時,趙云進入柳城,城墻和城門附近的將領急忙過來匯報情況。
聽完這些將領的匯報,趙云才知道了戰斗的大概經過。
可以說鮮卑這一手聲東擊西的突襲很精彩,只可惜素利選錯了目標,也太過于相信他們鮮卑的騎兵了。
但凡素利換一個目標,選擇一個小一點的城市,說不定就成功了;
或者他找一個靠譜的人來這里盯著五萬騎兵,而不是讓沖在最前面的數千騎兵遇到一點危險就開始退縮,柳城將士也不可能這么簡單就將五萬鮮卑騎兵擊退。
說到底還是鮮卑衰落了,不僅沒有可用的將領型人才,就連鮮卑騎兵都覺得他們不可能是大陸王朝的對手,所以稍稍遇到一點挫折就放棄了。
趙云好好勉勵了一番城門和城墻上的將領,承諾會在戰報上如實匯報他們的功績,讓他們安心等著陛下的封賞就好了。
城門和城墻將領心中激動,盼著陛下的封賞早點到來,如果他們能夠因為這次的功勞調任幽州軍部,哪怕只是當一個低級軍部官員,他們也滿足了。
趙云當然不能跟他們承諾太多,因為官員任命權一直都很受陸川的看重,誰要是敢把手伸到這里,必然要倒霉。
簡單了解過這次戰斗的情況之后,趙云派人去才審配和文丑送信,告訴他們柳城已經安全了,結果士兵還沒出城,文丑就帶著一隊騎兵回來了。
原來審配和文丑擊潰素利那邊的騎兵之后,發現素利已經跑了,也顧不上追擊鮮卑騎兵,急忙帶兵返回柳城。
又因為七萬大軍行軍速度慢,所以審配讓文丑帶領一隊騎兵先行,一方面是把他們這里的情況匯報給趙云,另一方面也存了支援柳城的意思。
結果文丑到了之后才知道鮮卑突襲柳城的計劃,更像是一場鬧劇。
承擔突襲任務的鮮卑騎兵戰斗意志這么薄弱,這還談什么戰斗?
可惜了素利這么好的計劃,就因為戰斗人員戰斗意志不夠堅定,完全就泡湯了。
文丑來到趙云這里,匯報了他那邊的情況,趙云連連點頭。
至此,這場戰斗就算是結束了,大陸王朝大獲全勝,鮮卑損失慘重,就連素利都死了,逃回去的騎兵也不敢再鬧事了,所以接下來讓鮮卑完全融入大陸王朝的計劃就可以開始了。
趙云將這里的情況寫成戰報,命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回京城。
陸川接到趙云的戰報,臉上也露出古怪的神色。
這素利倒是有幾分本事,只可惜被一群毫無戰意的鮮卑騎兵給拖了后腿。
不過這對他來說反倒是一件好事。
如果素利有本事,鮮卑騎兵戰意高昂,戰斗意志堅強,那陸川還要花費更多的心思。
羌人那邊不戰而降,鮮卑被趙云輕易擊敗,接下來就該進入正題了。
不過陸川仔細考慮了一番之后,還是決定給鮮卑一些懲罰。
如果鮮卑和羌人一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之后決定投降,自愿融入大陸王朝,那陸川還是可以給他們和匈奴一樣的待遇,但鮮卑不知好歹,非得要鬧騰一次,那陸川就必須要做出一些反應了。
要是鮮卑和大陸王朝作對,甚至主動進攻柳城,陸川還給他們和羌人、匈奴一樣的待遇,那羌人和匈奴會怎么想?
所以必須要給他們足夠的懲罰。
至于懲罰的方式,那就十一抽殺好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