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撣國只是邊陲小國,但曹仁不可能一直留在撣國,只要在撣國做出一些成績,將來還是有可能調回來的。
從地方調入中央,這才是真正的飛黃騰達啊。
所以曹仁主動找曹操告別,當天就帶著十幾名親兵出發,去京城了。
來到京城之后,陸川把顧雍和曹仁叫到一起叮囑了一番,主要是讓他們通力配合,一定要把撣國治理好,千萬不要鬧出什么幺蛾子。
如果他們兩個不能把撣國治理好,就會對大陸王朝的名聲造成影響,甚至會影響到大陸王朝未來的發展規劃,所以必須要把在這件事的嚴重性告訴他們。
顧雍和曹仁雖然沒太明白陸川說了那么多影響、發展之類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他們領會了陸川的意思,那就是到了撣國之后好好干,干好了回來升官,干不好回來就進大牢。
于是兩人連連點頭,表示一定會竭盡全力,絕對不會讓陸川失望。
陸川這才放心,給了曹仁五千精兵,讓兩人即刻出發,途徑荊州的時候帶上劉琮,一起前往撣國,把趙云替換回來。
趙云在撣國等了一個多月,終于盼到了顧雍和曹仁,用最快的速度交接之后,就帶著鐵甲云騎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沒辦法,趙云是武將,是軍部部長,讓他全面處理撣國事務,尤其是政務方面的事情,真的讓他頭疼。
現在好了,有人接棒,他就可以放心了。
趙云率領鐵甲云騎從撣國出發,一路疾馳,只用了不到十天就回到了京城,將騎兵送回兵營之后就帶著兵符入宮,將兵符上交。
雖然趙云是軍部部長,但陸川當初早就規定好了,任何人想要調動千人以上的軍隊,必須要有陸川親自頒發的兵符。
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誰也不能例外,就算趙云也不行。
趙云的任務已經執行完畢,自然要把兵符送回來。
“陛下,臣幸不辱命!”
“子龍辛苦了,還記得當初你出征之前,朕說過什么嗎?”
趙云抬起頭看著陸川,臉上露出興奮的表情。
當初在他出兵撣國之前,陸川就承諾了等他擊敗撣國,立下功勞,回來就給他封王。
只是他領兵進入撣國,一仗都沒打,撣國國王就投降了,這還算軍功嗎?
“陛下,臣這次帶兵進入撣國,卻未動一兵一卒,未出一刀一槍,如此算下來,臣并無功勞。”
“不,子龍,你這話就說錯了。那撣國國王為什么要極力抵擋劉備的進攻,面對你的時候卻這么痛快就投降了?還不是因為他知道你的名號,更知道他不可能是你的對手,所以才這么做的?
所以此次出征,你雖然沒有動手,但依舊功不可沒,朕當然要兌現之前的承諾,給你封王。
那么你想好自己的封號了嗎?”
“回陛下,臣……未曾想過。”
“是嗎?那朕就替你做主了,封你為常山王,怎么樣?”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