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登基數年以來,大陸王朝全國各地已經興建學校二百余所,除了倭州和遼州之外,平均其他州都有十余所學校,就連發展不怎么好的涼州和交州,也有七八所學校。
一州之地本就廣大,只有十余所學校肯定是不夠的,主要是學校的選址無法照顧所有郡縣,總有一些郡縣距離學校遠,導致適齡孩童無法上學。
不過這也不是沒有解決之法,只要在學校建立宿舍,讓距離遠的適齡兒童住在學校里就行了。
為了普及教育,陸川制定的策略是完全免費,就連住宿都是免費的,要不然那些短視之人是不會把自家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教育的。
他們恨不得七八歲的孩子就下地干活,哪怕只是去外面撿一些木柴回來也是好的。
進入學校讀書不收取任何費用,若是學得好,將來還能參加縣試、州試甚至是科舉,入朝為官,光耀門楣,所以只要家里條件不是特別差的,基本都會把自己孩子送到學校去。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大陸王朝內適齡孩童已經有七成以上都進入學校,接受了教育。
聽到這個匯報的時候,陸川很是滿意。
要知道現在才公元203年,距離二十一世紀還有一千八百多年!
就算在二十一世紀,依舊有很多國家做不到讓七成以上的適齡孩童接受教育。
教育乃是國之大計,今日的付出需要過上數年乃至十數年才會有收獲,必須要堅持下去才能有效果,如果只是堅持幾年就半途而廢,那還不如不做。
也正是因為大陸王朝建立了大量的學校,讓大多數人都可以輕輕松松就能接受教育,直接給士族豪強打來了強大的沖擊。
士族豪強之所以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就是因為他們可以通過教育進行傳承,確保家族之中每一代都能出現不錯的人才,而如今教育的權利開始普及,士族豪強傳承的優勢就要消失了。
這也算是陸川徹底鏟除士族豪強階層的一個舉動了。
雖然第一屆科舉的效果沒有那么好,但陸川相信,只要他通過學校動搖了士族豪強的根基,再給那些科舉出身的官員一個好前程,那些士族豪強遲早要按捺不住,主動參加科舉,謀一個好前程。
畢竟失去所有的士族豪強只剩下一些財富傍身,但財富難以持久,若是沒有足夠的權勢做保護,眨眼之間就變成了別人的東西,所以士族豪強必須要做出改變。
蔡邕負責教育和文化,主要匯報的內容就是學校和科舉,匯報完之后就打算回去,結果卻被陸川叫住了。
“岳父大人,朕現在有一個任務要交給你,還請岳父大人不要推辭。”
“陛下請說,只要老臣能做到,一定盡心竭力!”
“好!朕想要編纂一本教化萬民的書,當然,教化的對象主要是大陸王朝之外的臣民,讓他們明事理、知善惡,知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內容方面要求簡單易懂,便于記憶,若是能夠以童謠的方式進行傳播就更好了。”
“教化萬民?”
蔡邕抬頭看了陸川一眼,“陛下可是想要教化遼州和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