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倭州那邊還算安寧,那些原住民三年前受到陛下感召,根本就生不出反抗的心思,一切都很順利,倒是遼州那邊有點動靜,主要是高句麗人還是不死心,是不是就要跳出來鬧事,不過甘寧將軍鎮壓得很及時,那些高句麗人損失不小。”
陸川發出一聲冷笑,“這些高句麗人就是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傳朕的命令,若是高句麗人還敢鬧事,讓甘寧不必留情,該殺就殺,大不了多從中原遷移一些人口過去就行了。”
三年前陸川對高句麗人的態度就很明確了,誰要是還認不清楚現實,那就別怪陸川出手無情了。
總得來說,軍事方面發展也很不錯,只要大陸王朝不主動挑起戰爭,周邊那些國家絕對不敢輕舉妄動。
趙云之后是糜竺。
糜竺主管全國商業和經濟,他要匯報的內容自然也是這方面的。
陸川當初還是縣令的時候,就非常注意商業的發展,對商人非常重視,建立大陸王朝之后,對商人的重視也已經成為了大陸王朝的基本國策。
也真是因為陸川對商人的重視,商人跟著陸川都發了大財,所以當陸川在全國范圍內搞基建的時候,這些商人會全力支持。
如果沒有這些商人的支持,就算陸川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弄出這么大的動靜。
糜竺是經濟部部長,同時擔任了全國商會的副會長,將全國有實力、有身份的商人全都聚合到了一起,也算是實現了大陸王朝對經濟的宏觀管控。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陸王朝各地工坊的產出都能按照計劃送往全國各地,支援各地建設的同時還能促進經濟發展。
在這里糜竺還重點提了一下遼州和倭州的情況。
遼州和倭州作為后來設立的州,發展本來就慢,經濟更是不行,加上陸川有意不愿意往倭州和遼州傾斜資源,所以遼州和倭州更多的還是作為資源輸出州郡,幾乎是暴力式的進行開采,將各種資源送到大陸王朝中原地區,支援大陸王朝的建設,尤其是倭州,幾乎九成的資源都送了回來。
這也就是導致遼州和倭州的經濟狀況不怎么好,最多就是讓當地人吃飽穿暖,但卻沒有太高的生活質量。
陸川對此當然不會有意見,因為這就是他的授意。
倭州要等一百年之后,看他們的表現才能決定要不要改名,遼州的待遇好一點,但至少也要觀察五十年。
只有讓陸川確定遼州和倭州是真的融入了大陸王朝,陸川才會給他們發展的機會,否則想都不要想。
最后糜竺做了總結,那就是大陸王朝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口也在快速增加,做到了家家有余糧,戶戶有結余,甚至還有不少人已經開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滿足了。
除此之外,大陸王朝的國庫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充盈。
當初陸川在決定建設柳城的時候,國庫里只有二十億錢,但是到了現在,國庫里存放的各種錢財物資,折合價值超過了六十億錢!
當陸川知道國庫里有這么多錢的時候,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得想個辦法把這些錢花出去啊,要不然這些錢不就成了擺設?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