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安再次見識到了大陸王朝的實力,慶幸自己做了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然后就抓緊時間帶領匈奴人融入大陸王朝。
匈奴人之中雖然還有一部分人不服氣,但看到鮮卑的下場,看到軻比能都被顏良和程昱輕易殺死,他們就不敢鬧事了。
老實一點,還能保住性命,好好表現,還能過上安穩的生活,要是不老實,他們很快就要死。
所以還是妥協吧。
匈奴內部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妥協,少數反對派也難以發揮作用。
更重要的是鮮卑已經敗了,反對派就算想跑也沒有地方跑了。
不要說羌人那邊還有地方,要知道去年羌人進攻涼州,被陸川玩了一手偷家戰術,已經被徹底打怕了,哪里還敢跟大陸王朝作對?
軻比能的尸體都還沒有涼透呢,他們羌人有什么膽子敢在這件事上給陸川找不自在。
就這樣,匈奴人融入大陸王朝的計劃終于開始了,大量匈奴人拋家舍業進入大陸王朝,在各地政部的安排之下,進入了不同的村莊。
考慮到這個時代的村莊人口都比較少,一半就是幾百人,多的能有上千人,所以政部在安排的時候,要確保每個村莊的匈奴人不超過二十,這里面還包括了老人、女人和孩子。
也就是說,在政部的安排之下,一個村莊里最多也就有三四個青壯年的匈奴男人,就算他們這幾個團結在一起,也不可能跟幾百人的村莊對抗。
當然,政部也明確表示了,任何人不得隨意欺負匈奴人,不能因為他們是北方游牧民族就搞敵對,千萬不能破壞民族團結。
和高句麗人比起來,匈奴人算是主動投誠,所以他們的待遇還是相當不錯的,每個人都能分到田地,平均十人能分到一頭牛,還有政部免費發放的種子。
只要他們老老實實過日子,兩三年之后就再也不會想回到草原上過那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了。
匈奴南遷融入大陸王朝的計劃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大量匈奴人被送往大陸王朝各個地方,而大陸王朝的人口則是從全國各地遷往北方草原,參與到了北方草原城市的建設。
想要占領北方草原,光把匈奴人帶回來是不行的,必須要建立城市,必須要有足夠的人口,必須要在草原上建立農耕文明甚至是工業文明,否則用不了一兩個月,鮮卑人和羌人就會搶占匈奴的地盤,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脅依舊存在。
陸川甚至這一點,所以對于愿意遷移到北方草原的人給了非常優惠的政策,三年免稅,送牛羊、送戰馬,他們的子女悠閑考慮進入政府部門任職等等。
一項項政策的出臺,一下就刺激了很多人爭搶著進入北方草原。
雖然陸川在全國各地都建立了學校,還定下了科舉選官的制度,但普通人想要通過讀書、科舉做官還是太難了,因為他們的太低了。
而那些士族豪強雖然接受了改造,但他們的底蘊還在,掌握的知識還在,就算是參加科舉,也比普通人有巨大的優勢。
而陸川僅僅一項優先考慮子女進入政府部門任職,就值得他們嘗試一次了。
只要能夠進入政府部門任職,好好干幾年,他們的生活就會有極大的改變,甚至還能影響到下一代,從此讓他們的家族發展壯大,每一代都能有人進入政府部門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