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川的計劃中,顏良是真正的執行者,他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對高句麗貴族舉起屠刀,放手殺戮;
而高句麗王是背鍋的人,他可以什么都不做,只要把一切罪責都攬到自己身上就可以了。
想要分化高句麗國內的反抗群體,就必須要有人承擔罵名,那么還有誰比高句麗王更合適?
所以高句麗王必須是人人唾棄的投降派,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榮華富貴,不惜對自己的同胞舉起屠刀。
只有讓高句麗王成為人人喊打的對象,陸川才不會承受巨大的壓力,也能更好地分化高句麗國內的反抗力量。
只要這個分化計劃能夠成功,高句麗就算是徹底完了。
之后陸川再采取一些手段,打一派,拉一派,能成功瓦解高句麗內部的反抗力量,假以時日,高句麗必然會被大陸王朝完全同化,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顏良本就是猛將,帶了十幾名親兵過來,在有所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對高句麗貴族動手,戰斗的局面完全就是一面倒。
別看這些高句麗貴族身上都有佩劍,但長期養尊處優的他們,根本就沒有上陣殺敵的本事,面對突然沖上來的顏良,根本就沒有反抗的機會。
不到兩分鐘,所有站在右邊的貴族全都被殺死了,宮殿內血流成河,血腥味撲鼻。
別說那些站在左邊的貴族了,就連高句麗王都被這一幕給嚇到了,身體有些哆嗦。
顏良卻一臉淡然,來到高句麗王面前,拱手道:“大王,已經按照你的命令將他們全部殺死了,接下來只要派人將他們的家人全都殺掉,永絕后患就行了。”
“啊?”
高句麗王有點懵,這好像不在計劃之中吧?
當初陸川跟他說計劃的時候,只說了要除掉這些不肯歸附的貴族,可沒有說要把人家給滅族了啊。
作為高句麗王,為了保住性命和榮華富貴,選擇投降,并且親自出手除掉持有反對意見的高句麗貴族,他已經背上天大的罵名了,若是還要對那些貴族趕盡殺絕,那他這個高句麗王就徹底成為擺設了,高句麗人民再也不會認他這個王。
但是看著顏良那滿含殺意的眼神和表明,高句麗王就知道他沒有選擇。
在他決定投降的那一刻起,他就失去了所有的選擇,只能老老實實地當工具人。
“那就有勞顏將軍了。”
顏良點頭,帶上幾百士兵出發了。
雖然顏良走了,但是宮殿內那些貴族依舊不敢放松。
他們親眼看到顏良大開殺戒,心中對顏良早就生出了濃濃的恐懼。
直到一刻鐘之后,才有人鼓起勇氣問道:“大王,我們歸順大陸王朝之后能得到什么?”
在壓下內心的恐懼之后,這些貴族的本性還是體現了出來。
他們不在乎高句麗的存亡,也不在乎其他人的死活,他們更關心他們做出選擇之后能得到什么樣的回報。
看看高句麗王,他決定投降,歸順大陸王朝之后就能封王,繼續享受榮華富貴,除了失去高句麗王原本的權力之外,他的生活水平反而會有很大的提升。
高句麗王都能得到如此好的禮遇,那他們作為識時務的高句麗貴族,難道不應該得到一些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