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還不知道郭嘉和糜竺已經開始為修建全國路網體系這個大工程開始頭疼了,他在建立了一個簡單的礦場之后就把關注的重點挪回到了東征高句麗上面。
發現露天煤礦只是東征高句麗路上的一個插曲,陸川雖然很重視,但也不會過分在意。
畢竟露天煤礦就在這里,跑不了,他今天發現不了,過上一段時間還是能發現的。
更何況大陸王朝幅員遼闊,又不是只有遼東才有煤礦。
雖然露天煤礦比較少見,但并不代表只有這一個。
之所以沒有被發現,還是因為人們對煤礦的了解不夠多,還沒有把煤的價值完全開發出來。
但凡人們認識到煤的價值,那么必然會有更多的煤礦被發現。
就好比人們在發現鐵器之前,誰都不知道鐵礦是什么東西,但是當人們意識到鐵器的價值之后,鐵礦就出現了。
考慮到煤礦這里需要士兵把守,陸川把顏良文丑和甘寧都叫了過來,讓甘寧帶著一萬士兵留下來守護煤礦,等郭嘉和糜竺派專門的開采團隊過來之后,甘寧把這座煤礦交給他們就算是完成任務了。
甘寧一開始還不樂意,他跟著陸川出來,是要上陣殺敵,開疆拓土立大功的,結果陸川一指,他就要留在這里看守礦山,這也太不爽了。
不過陸川很快就給他解釋清楚了,這座露天煤礦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了大陸王朝未來的發展,所以只要甘寧能夠守好這座礦山,就算他不上戰場殺敵,也是立下了大功,等他東征高句麗回來,必然會給甘寧足夠的封賞。
甘寧看出了陸川對露天煤礦的重視,也覺得不上戰場就能立下大功也是一件不錯的事。
反正他出來的目的就是立功,具體怎么立功不重要,只要最后的結果是他想要的就行了。
留下甘寧看守露天煤礦,陸川終于開始正式東征高句麗了。
這次陸川帶出來了三萬精兵,顏良文丑原本也帶了三萬精兵對付公孫度,如今留下一萬看守礦山,還有五萬。
五萬精兵,而且都是騎兵,只是用來對付一個高句麗,怎么看都夠了。
陸川帶著五萬精兵一路東進,很快就來到了玄菟郡的西蓋馬(地名,大概是撫順市的位置),選擇在這里休整。
按道理說,陸川討伐高句麗,總要找一個借口,也好做到師出有名。
就好比陸川明明已經盯上了暹羅和撣國,卻還是要讓劉備找一個流氓作為大陸王朝的使臣出使暹羅,故意挑事,制造事端,然后才能名正順地派劉備過去討伐。
但是面對高句麗,陸川覺得沒有必要這么做。
首先,大漢還沒有滅亡的時候,高句麗就不老實,數次也大漢為敵,甚至還占領了遼東地區不少地盤,完全就是一副狼子野心的模樣;
大陸王朝合理合法地取代了漢室,自然也要繼承大漢朝的仇恨。
當初高句麗數次挑釁大漢,就是挑釁大陸王朝,陸川難道還不能對他動手了?
后來大漢衰弱,公孫度來到了遼東,高句麗同樣不老實,但卻不是公孫度的對手,被公孫度打敗,被迫聽從公孫度的調遣。
從這個角度來看,高句麗就是公孫度統治遼東的幫兇,自然就是陸川的敵人。
基于以上兩點原因,陸川認為他直接動手揍高句麗,一點毛病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