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羌人部落的大首領提出低頭認錯的意見之后很快就得到了其他部落首領的贊同,然后他們就推舉出來一名使者,帶著大量財物前往富平,希望能夠說服趙云退兵。
但趙云早就知道了陸川的計劃,自然不可能退兵,而是直接將羌人派來的使者給砍了腦袋,并宣稱和羌人之間的戰斗不可避免,讓羌人做好準備。
消息很快傳到了羌人部落這里,眾多部落首領又一次聚在一起商量對策。
之前提議低頭認錯的人不敢說話了,然后主戰派就站出來了。
既然陸川一定要打,那就奉陪到底!
這里是草原,他們羌人從小就在這里長大,難道還怕他們大陸王朝的軍隊不成?
馬上有人提出質疑,說呼廚泉帶領三十萬大軍都不是陸川的對手,他們羌人的實力遠遠比不上匈奴和鮮卑,他們拿什么和大陸王朝對抗?
但主戰派早就料到了這一點,說呼廚泉之所以帶著三十萬大軍也會戰敗,是因為呼廚泉太蠢了,根本就沒有看到他帶出來的三十萬騎兵根本就是毫無斗志,而且人心不齊,戰斗剛剛開始就潰不成軍。
而他們羌人部落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趙云已經集結了三萬騎兵,如果他們不奮起反抗,他們就要被滅族了。
為了生存下去,他們必須要打。
只要把這個消息傳出去,整個羌人部落都會團結起來,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求和派的策略已經失敗了,羌人部落只能依靠主戰派了,所以經過一番討論之后,眾多部落首領做出了決定,和大陸王朝斗到底!
只要他們還在草原上,就沒有理由害怕大陸王朝的騎兵!
于是大量羌人騎兵快速集結,短短三天之間就超過了十萬人!
眾多部落首領看到羌人如此團結,心中得意,認為他們有能力和陸川一戰。
十萬大軍集結完畢,他們也沒有停留,當天就率領大軍南下,要和趙云決一死戰!
趙云接到消息之后果斷帶著三萬大軍出城。
雖然富平城墻都是改造過的,靠著城墻之利可以輕易抵擋羌人十萬大軍,但陸川的目的不是簡單地擋住羌人的十萬騎兵,而是要讓趙云牽制住他們,好讓陸川繞后偷家。
如何才能牽制住羌人騎兵?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地方和羌人騎兵展開決戰,要不然羌人騎兵看到富平城墻,肯定要繞過去,這樣又變成了羌人十萬騎兵拿下劫掠,趙云他們卻只能躲在富平城里干瞪眼。
趙云率領三萬大軍從富平出發,一路北上,在一座山頭上安營扎寨,等著羌人的十萬大軍。
羌人的效率也很高,只用了三天之間就帶著十萬大軍來到了趙云面前。
趙云看著出現在面前的十萬大軍,很想直接帶兵沖上去。
以趙云的實力,身后還跟著龐德、程普和韓當三員猛將,對付這十萬羌人騎兵絕對不是問題。
但他還是忍住了,因為他知道這場戰斗的主角不是他,而是陸川。
他要是直接沖上去,把羌人十萬騎兵給打退了,那陸川繞后偷家算什么?
這場戰斗的功勞該怎么算?
所以趙云不僅不能沖鋒,還要想辦法穩住羌人騎兵,所以他故意等羌人十萬騎兵擺開陣勢之后,讓韓當出去叫陣,先來幾場單挑助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