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打贏了,而且贏得很徹底。
壞消息:贏得有點太徹底了。
將近十萬大軍陷入崩潰之中,各自為戰,而且每個人都是騎馬來的,逃跑起來速度也很快,讓陸川很難有效殲滅敵人。
這就是和烏桓還有匈奴打仗的不好之處,贏了也難以將敵人徹底殲滅,最多就是追擊一段距離。
如今就是這樣的情況。
那些中等規模和小規模的部落首領看到蹋頓和蘇仆延上來就送了,根本不敢有任何猶豫,當即下令全軍撤退。
有些部落首領比較倒霉,上來就遇到了黃忠、顏良、文丑和張郃,或者干脆被騎兵包圍擊殺了,那他們部落的士兵就失去了指揮,更錯失了最好的逃命機會。
這個時候一步慢,步步慢,稍微猶豫一下就成了斷后的炮灰。
面對四散奔逃的烏桓騎兵,陸川是也是沒有辦法了,因為他這邊就只有兩萬五千騎兵,就算全力追擊也不可能將對方這將近十萬的大軍殺干凈。
差不多一個時辰之后,戰斗結束,陸川命人清點戰損。
陸川帶了三萬騎兵過來,讓趙云帶著五千騎兵去追難樓,還剩下兩萬五千騎兵。
一場大戰下來,陸川這邊受傷兩千多人,但死亡人數卻只有一百多。
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差距,是因為騎兵身上的制式盔甲真的是保命神器。
只要不是被敵人打落下馬,穿戴全套制式盔甲的騎兵想死都難。
而陸川麾下的騎兵都是保持陣型沖鋒,就算是分散開來,至少也是一百人規模保持整齊的陣型,所以很少存在落馬的情況。
這樣算下來,陸川這邊只有一百多陣亡,真的不是什么稀奇事。
如果換成尋常的騎兵來應對將近十萬烏桓騎兵的沖鋒,死傷多少暫且不說,能贏就已經是燒高香了。
反觀烏桓這邊,帶上難樓那三萬多大軍,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十三萬烏桓騎兵參與進來,但最后逃走的烏桓騎兵只有八萬多人,剩下的四萬多人差不多有一半都死了,還有兩萬人左右被俘虜。
除了這些俘虜,陸川還繳獲了大量馬匹,收獲不要太大。
陸川對這個戰損和收獲還算滿意,沒有太多的驚訝,但是顏良、文丑和張郃卻全都被嚇到了。
十幾萬規模的騎兵大戰,只有一百多人死亡,這種事情他們連做夢都不敢想。
但是如今,這樣的情況卻真實地發生在他們面前,讓他們不得不相信。
這就是陸川訓練出來的騎兵的實力嗎?
真的太恐怖了!
怪不得袁紹不是陸川的對手。
擁有如此恐怖的騎兵,那陸川就可以在野戰層面立于不敗之地!
而除了野戰層面,陸川似乎還掌握一種非常可怕的攻城手段,可以讓攻城戰變成另外一種形式的“野戰”。
這踏馬還怎么玩?
他們覺得陸川已經無敵了。
陸川下令原地休整,抓緊時間吃點東西恢復立體,兩個時辰之后向柳城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