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作為主將,不需要親自上陣。
此時他在眾多親兵的簇擁之下看著黃河上的戰斗。
曹操的五萬大軍看起來嚇人,但一個時辰過去了,竟然一艘船都沒能上岸,一直都處于被動挨打的狀態。
張郃回頭問了一下弓箭儲備,覺得沒有問題,也就沒放在心上。
反正只要曹操的軍隊不能上岸,就不可能對他構成威脅。
既然曹操愿意耽誤時間,那他可以奉陪下去。
反正時間是站在他這邊的。
張郃也不是沒有想過曹操是不是在別的地方渡河了,但他已經派出了斥候在黃河沿岸探查,得到的回報都是沒有發現敵人蹤跡。
如果沒有斥候的回報,張郃也不會這么放心。
但是就在他覺得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的時候,地面突然傳來了震動,戰斗經驗豐富的張郃面色大變,急忙朝著東邊看過去,這才發現東邊竟然出現了兩隊騎兵!
這是什么情況?
為什么會有騎兵?
他派出去的斥候不是說沒有發現嗎?
張郃慌了,他太清楚這個時候出現一隊敵人的騎兵是什么后果了。
他這邊的軍隊所有注意力都在渡河的曹操軍隊身上,哪里還有心思去管突然出現的騎兵?
再說了,就算他有能力第一時間就指揮麾下士兵做出調整,這些步兵又如何能抵擋成建制的騎兵沖鋒?
當張郃能夠看到這一隊騎兵的時候,戰斗的結果就已經注定了,不會再有懸念。
不過張郃畢竟是名將,該有的決斷還是有的。
“傳我命令,左翼士兵放棄對曹操軍隊的進攻,馬上結陣,準備抵擋騎兵沖鋒!中軍穩住陣型,繼續壓制曹操軍隊!右翼放棄進攻,用最快的速度返回黎陽!!”
面對這樣的情況,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了,張郃能做的就是盡量保住一部分士兵,退守黎陽。
依靠黎陽的城墻抵擋曹操的進攻。
如今這個情況,只有右翼的軍隊有可能退回去,左翼和中軍已經沒有希望了。
所以張郃第一時間做出了舍棄左翼和中軍的決斷,讓右翼軍隊撤退。
為了保證軍隊不亂,張郃也不能離開。
一旦他的帥旗后退,在前面戰斗的士兵就會瞬間失去士氣,進而潰敗。
所以張郃明知道繼續留在這里很危險,但還是要留下來。
如果他什么都不做,就這么逃跑了,那么三萬大軍必然崩潰。
就算他能逃回黎陽,就靠著黎陽城內不到一萬士兵,也不可能抵擋曹操大軍。
甚至到了袁紹面前,他也沒法交代。
所以,拼命吧。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