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領也是一臉興奮,他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死在這里,可是公孫瓚已經放棄了他能有什么辦法?
如今公孫瓚重新振作起來,他也看到了希望。
軍令很快傳了下去,公孫瓚麾下的2萬士兵全都振作了起來,不負往日的頹廢。
為了讓所有人知道自己已經重燃了斗志,公孫瓚還專門換上昔日的鎧甲,騎上白馬,親自檢閱他的士兵,一時之間士兵士氣大振。
然而公孫瓚不知道的是,陸川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趁機進攻袁紹,而是鐵了心要等袁紹滅掉公孫戰之后再動手。
所以公孫瓚著剛剛升起來的信心,注定只是白搭。
當天晚上公孫瓚甚至親自帶領親衛上城墻巡邏,而逄紀卻不會因為公孫戰的表現而手下留情,該怎么進攻還怎么進攻。
二十九臺投石機日夜不停,易京樓里的士兵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地面和城墻的震動,甚至還有一些倒霉鬼在城墻震動的時候摔了下去,就此丟掉性命。
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孫瓚巡視城墻,除了在心里生出無能為力的感覺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好不容易升起來的信心,又開始慢慢消散了。
如此三天之后,在投石機高強度的進攻之下,易京樓那高達十丈的城墻,終于在公孫瓚等人震驚的目光中轟然倒塌。
公孫瓚目瞪口呆,萬幸的是城墻倒塌之后形成的廢墟高度依舊達到了三丈,這才抵擋了逄紀組織的進攻。
進攻受挫之后,逄紀果斷讓士兵全都退回來,繼續用二十九臺投石機發起進攻。
易京樓的城墻倒塌一段之后,結構受到了破壞,再也不復往日的堅固,在投石機高強度的攻擊之下,接連倒塌。
又三天之后,易京樓的城墻上已經出現了超過一百米的缺口。
逄紀認為時機已到,再次組織先登部隊發起沖鋒。
不過這一次也不是普通的沖鋒,畢竟將近三丈高的廢墟也不是輕易就能突破的,所以逄紀讓投石機先行進攻,防止公孫瓚在廢墟上組織起有效的反抗。
等先登部隊快要沖到廢墟上的時候,在下令停止進攻,這樣先登部隊就能打一個時間差,先一步沖上廢墟,然后居高臨下對易京樓內的士兵發起進攻。
公孫瓚倒是有意讓城墻上的士兵射箭阻止,但一百多米的缺口實在太大了,弓箭的威力不夠,很難對袁紹的士兵造成有效殺傷。
僅僅一次沖鋒,逄紀組織起來的先登部隊就成功沖進了易京樓,后續的部隊也跟著一起沖了進來。
公孫戰身披鎧甲,手持寶劍,親自指揮,但也難以挽回敗局。
畢竟他已經頹廢了這么長時間,他會下那些士兵也疏于訓練,身體素質下降明顯,怎么可能依靠短短數日之內的振作就恢復往日的實力?
士兵數量不夠、戰意不足、士氣低落,將領更沒有死戰之心,公孫瓚拿什么抵擋?
眼看大勢已去,公孫瓚退回宮殿之內,舉火自丨焚。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