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雖然沒有親眼見到孫策是如何攻破宜城的,也沒有得到什么準確的消息,但是他能看出來宜城被攻破得太快了,這里面肯定有問題。
既然依靠孫策本身的力量不足以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攻破宜城,那孫策肯定是得到了其他人的幫助。
具體是誰幫助了孫策,諸葛亮猜不到。
或許是曹操,也可能是劉備。
在沒有足夠消息的情況下,諸葛亮也無法做出判斷。
可是如今面對孫策的強力進攻,劉表肯定會死守襄陽,絕對不會讓孫策輕易得逞。
再說了,劉表在荊州經營日久,深得人心,本地士族豪強都支持劉表,而孫策對士族豪強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誰會傻乎乎地投靠孫策?
所以諸葛亮斷定,只要沒有外力介入,孫策想要攻破襄陽,根本就不可能!
就算有外力介入,也要看劉表的表現如何。
黃承彥本意是想讓諸葛亮看到荊州的危險局勢,同意跟他一起前往陸縣,沒想到諸葛亮對劉表還挺有信心。
“那孔明你的意思是,孫策要敗了?”
“不!孫策不會輕易落敗,他是天子親封的荊州牧,占據法理,就算他打不下襄陽,但也能在江夏站穩腳跟。如果天子繼續支持他,讓他發展幾年,未嘗不能擊敗劉表……畢竟,劉表年紀大了,他那兩個兒子……”
說到劉表的兒子,諸葛亮連連搖頭。
黃承彥點頭道:“是啊,劉景升是個有本事的人,但他那兩個兒子確實不成器。可我最擔心的就是孫策一時半會破不了襄陽,劉表也不好出城反擊,到了那個時候,孫策怕是會在襄陽附近動手。”
諸葛亮看著黃承彥,“先生何必擔心這些?想來那劉表已經給你寫信,邀請你去襄陽城里避難了吧?”
“這……確實如此。”
“那先生這次來找我,是想帶我一起去襄陽嗎?”
“額,我一開始確實有這樣的心思,但是現在,我改變主意了。”
“想帶我一起去陸縣?”
不等黃承彥繼續說話,諸葛亮就先一步把黃承彥內心所想說了出來。
黃承彥失笑,“孔明啊孔明,果然是什么都瞞不過你。既然你都這么說了,那我就不瞞著你了,我這次過來找你,確實是想要說服你跟我一起去陸縣。”
“為什么?因為陸川嗎?”
“對,就是因為陸川。”
諸葛亮給黃承彥倒了一杯茶,說道:“前兩天元直也過來找過我,說他已經決定了,要回老家一趟,然后就去陸縣投靠陸川。
當時我有些意外,但又不覺得意外,因為元直的母親還在老家,元直已經離家這么多年了,心中惦念母親,陸川只要抓住這一點,元直必然歸心。
可是先生,你為什么也會被陸川說動?難道這里面還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嗎?”
黃承彥苦笑,“你知道我最欣賞你哪一點嗎?你總是能夠第一時間抓住事情的關鍵。我之所以決定要跟著陸川去陸縣,是因為他給我看了一封信。”
“一封信?誰寫的?”
“曹司空!”
“曹操?”
“對,是曹操親筆所寫,上面還有司空印璽!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曹操親自命人解決了元直在家鄉殺人的事,語之中對陸川頗為恭敬。”
這次輪到諸葛亮驚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