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彥不會貿然答應陸川的邀請,主要是他覺得事情還沒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孫策攻勢雖然猛,但劉表也不是擺設。
當初劉表孤身一人進入荊州,靠著個人的能力坐穩荊州牧的位子,必然有過人之處,就算孫策再厲害,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擊敗劉表。
他們受到劉表庇護這么多年,按道理說在劉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應該給劉表出謀劃策,要是就這么一走了之,就顯得不太好。
陸川點頭,“先生既然有了決定,那我也不勉強。陸火,你帶領五百人留在這里,一定要護衛先生一家安全!”
“是!大人放心!”
陸火應聲。
陸川點頭,“先生,那我就不多打擾了。”
……
孫策在周瑜的輔佐之下,在占領江夏之后,第一時間整頓兵馬,收集糧草,然后就開始朝著襄陽前進,分明就是要在襄陽和劉表決戰。
劉表當然不是吃素的,很快就做出了反應,派兵屯住宜城,準備在宜城抵擋孫策的進攻。
只要能擋住孫策的進攻,把戰事拖延下去,劉表就有信心徹底擊敗孫策,因為孫策已經失去了江東根基,后勤補給必然成問題。
而劉表在荊州經營多年,已經得到了當地士族擁護,糧草、兵馬、物資豐富,只要將戰斗拖延下去,孫策絕對不是他的對手。
而黃承彥等人也是看重了這一點,所以才不著急離開。
陸川得到這個消息之后發出一聲冷笑。
劉表能力雖然不錯,但在行軍打仗方面還是差了一些,恐怕不是孫策的對手。
等孫策破了宜城,倒要看看劉表如何應對,黃承彥、諸諸葛亮和徐庶又要怎么辦。
所以陸川就耐著性子住下來,等著孫策的捷報。
但是讓陸川意外的是,孫策和周瑜率領大軍進攻宜城的時候,還真的被擋住了。
宜城雖然不是什么大城,但劉表也提前做了一些準備,讓人增筑城墻,派了至少三萬士兵進入宜城。
三萬士兵依靠城墻進行防守,在糧草輜重不缺的情況下,孫策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破城。
除非孫策也有投石機或者是火藥。
孫策多次嘗試攻城,但都被打了下來,損失不小,只能和周瑜商量對策。
周瑜也知道強行攻城的后果不是他們能承受的,絞盡腦汁在想辦法。
但是時間太倉促,他能有什么辦法?
如今江東已經是劉備的地盤了,如果不是劉備仁義,沒有為難孫策的家眷,孫策可能真的要殺回去跟劉備拼一個你死我活。
沒有江東作為根基,孫策很難得到補給,實力日漸衰弱。
當初在討伐袁術的時候,孫策就承擔了袁術大部分的反擊,實力已經受損了不少;
后來為了盡快擊敗黃祖,給孫堅報仇,占領江夏,孫策也是不遺余力地進攻,結果就是占領江夏之后損失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