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寫一張藥方這件事,華佗沒有拒絕。
華佗四處游歷,本意就是治病救人,增長見識,完善醫術。
別說陸川親自開口,就算是普通人,付不起診金,只要被華佗遇到,他也不會見死不救。
這也是為什么華佗明明有超絕的醫術,卻依舊混得很慘,甚至有時候連肚子都填不飽。
華佗根據陸川的要求,寫了一張方子,里面沒有太多名貴的藥材,但華佗保證,效果不會比他年輕時寫的方子差。
陸川第一個目的已經達到了,先把方子收起來,然后問道:“元化先生接下來有什么打算?是否要在我陸縣停留一段時間,還是要去別的地方繼續游歷?”
華佗想了想,說道:“老夫外出游歷三十多年,見過的世面也不少了,但像陸縣這么繁華的城市,還真是第一次見,老夫確實很想留下來看看,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你這陸縣太繁華了,人人吃飽穿暖,安居樂業,關鍵是這里的人還都很健康,我跟商隊一路走來,也沒見到幾個病人,要是繼續留在你這里,恐怕很難讓我的醫術繼續精進了啊。”
“額,這……我花費這么多心思治理陸縣,難道還成問題了?”
“不不,陸大人一心為民,老夫在來的路上已經聽說了,若非如此,老夫也不會這么簡單就同意來大人府上。實在是陸縣人民身體都很好,我在這里發揮不了什么作用,留下來也是浪費啊。若是陸大人治下人人病弱,恐怕陸大人會更加著急。”
陸川點頭,華佗說得很有道理。
作為醫者,華佗的志向是不斷見識各種各樣的疑難雜癥,充實自己的人生,而留在陸縣,確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是,陸川不想讓華佗走啊。
華佗走了,誰來負責外科醫學的建設?
“元化先生,我其實有一個想法,不知道元化先生有沒有興趣?”
“什么想法?”
“不知元化先生是否愿意收徒教學?”
“收徒教學?”
華佗失笑搖頭,“陸大人說得簡單,可是有誰愿意跟著我這個老頭子四處游蕩,無家可歸呢?”
“元化先生不一定非得要四處游歷,為什么不能在陸縣定居呢?”
“還是算了吧,剛才老夫已經說了,只有游歷天下,才能見識到各種各樣的病癥,才能增長見識啊。”
“對!元化先生說得沒錯!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對于你來說,游歷四方才能充實人生,但你有沒有想過,你還有另外一種更好的選擇。”
“更好的選擇?什么意思?”
華佗明顯被陸川這番話給吸引住了。
他認為,四處游歷增長見識,用自己的醫術治病救人,就是最好的選擇了,但陸川卻有不同的看法。
陸川輕輕咳嗽一聲,開啟了忽悠模式。
“元化先生,我問你,你當初學醫的目的是什么?”
“懸壺濟世,治病救人!”
“對!所有醫者都應該想元化先生一樣擁有如此崇高的理想和目標,以懸壺濟世、治病救人為目標。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醫者要豐富自己的知識,增長自己的閱歷,在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病癥的時候,可以做出準確的判斷,救治更多的人,對不對?”
“當然!老夫現在就是這么做的!”
“既然元化先生如此努力,那為什么世界上還是有那么多人生病,得不到救助而死?元化先生可曾想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