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命人在城墻上喊了一天,結果馬超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趙云就明白馬超已經吸取教訓了,不會再主動進攻了。
這就很可惜。
馬超這里一共也就一萬五千軍隊左右,因為馬超的沖動出現了將近四千的死傷。
四千死傷對于一萬五千軍隊來說已經很客觀了,就算一部分傷兵能夠恢復過來,馬超身邊能夠上戰場的士兵也不會超過一萬三千人了。
但趙云還不想放棄,繼續讓人寫條幅掛在城墻上,想盡一切辦法激怒馬超,但馬超就是裝糊涂,裝看不到,弄得趙云也沒辦法。
這種激將法本來就不是必定成功,主要還是看人。
馬超是沖動,但也架不住損失慘重之后被劉備一通操作給說服,完全無視了趙云的挑釁啊。
所以趙云只能作罷,繼續等待機會,或者說等待陸川的命令。
陸川讓趙云守陽平關,可不是單純讓他牽制一部分劉備的兵力,還有更大的任務。
南鄭。
劉備用最快的速度返回南鄭,因為張飛和趙云還在指揮攻城呢。
雖然劉備知道只要耐心等下去,南鄭城里的糧草消耗干凈,陸川要么突圍,要么就死在這里,但劉備還是要保持一定強度的攻城,給陸川施加壓力,讓他不能這么輕松。
甚至法正還主動獻計,讓劉備每隔一兩個時辰就發起一次進攻,進攻的強度不用太大,只要能把南鄭城里的士兵調動起來就可以,然后快速退兵,回營休息,下一次換一支軍隊繼續。
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讓陸川疲憊,不能放松,不敢放松。
一天兩天或許沒有效果,但如果能持續半個月,那陸川必然焦頭爛額,南鄭城里的士兵也難以堅持。
畢竟陸川這邊只有一萬七千軍隊,在高頻次進攻的壓力下,很難得到有效的休息。
至少法正是這么想的。
但實際上呢?
陸川根本就不在乎,因為一萬一千禁衛軍已經足夠承擔守城任務了,而且還能輪流休息。
如果禁衛軍累了,還可以讓鐵甲云騎上去頂替兩天,根本不存在士兵無法休息的情況。
只能說法正還是不了解鐵甲云騎和禁衛軍的軍事素質,根本不是這種簡單的疲兵之計能夠打垮的。
但陸川也不能把禁衛軍和鐵甲云騎的強大完全表現出來,那樣會打擊劉備和法正的積極性,所以陸川還是下令,讓城墻的禁衛軍在站崗的時候偶爾做出靠城墻休息,甚至是迷迷糊糊睡覺的動作,以此來迷惑劉備和法正。
既然他們用出了疲兵之計,那就得讓他們覺得這個計策有效,這樣才能為陸川主動退出南鄭做好鋪墊。
要是禁衛軍和鐵甲云騎的強大全都體現出來了,劉備發現他們不管用什么計策都無法攻破南鄭,那他就不會再主動進攻了。
劉備不主動進攻,陸川怎么消耗他的實力?
所以陸川肯定要做出一些回應的。
而這個回應很快就被劉備和法正接收到了。
劉備不止一次親眼看到城墻上一名士兵在站崗的時候突然就倒了下去,又急忙爬起來,然后偷偷往周圍看了一眼,好像是在擔心被別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