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愚蠢的家伙,很容易就被煽動起來。
李泉和嚴鴻互相對望一眼,二人心中暗喜。
其實從一開始,這就是二人早就謀劃好了的、
什么造反,那是活夠了。
皇帝麾下鐵甲百萬,動動小手指就能讓你灰飛煙滅。
之所以打著造反的幌子,是二人惦記上了桐城衙門,今年剛收上來的稅銀。
“好!從今日起,我們便是生死與共的兄弟。”嚴鴻振臂高呼。
眾人齊聲應和,卻不知李泉和嚴鴻對視一眼,眼中盡是算計。
李泉早就盤算好了,等起事那天,趁亂劫了桐城縣庫的銀子,然后帶著嚴鴻遠走高飛。
至于這些讀書人?不過是替死鬼罷了。
等官兵一到,他們一個都跑不了。泉心中冷笑,這群蠢貨。
燭火搖曳,破廟外風聲嗚咽,仿佛在預示著一場即將到來的血腥。
次日,桐城街頭突然出現了許多匿名揭帖,內容全是抨擊張定‘禍國殃民’的論。
“張定變法,苛捐雜稅,民不聊生。”
“清君側,誅奸佞。”
百姓們議論紛紛,不少讀書人被煽動,對朝廷新政心生不滿。
李泉和嚴鴻則躲在暗處,看著局勢逐漸發酵。
桐城縣不大,卻崇尚文化,讀書人有很不多。
很快,衙門外聚集了近百名書生。他們大多穿著洗得發白的儒衫,手持請愿書,高喊著“還我月米、罷黜奸臣”之類的口號。李泉站在最前方,額頭上系著一條白布,上書‘為民請命’四個大字。
縣衙大門緊閉,幾個衙役手持水火棍,緊張地守在門口。縣令陸忠在后堂急得團團轉,師爺在一旁不停地擦著冷汗。
“大人,這可如何是好?若讓朝廷知道生員鬧事...”師爺的話沒說完,外面突然傳來一聲巨響。
原來李泉見縣衙遲遲無人回應,竟帶頭用肩膀撞起了大門。生員們見狀紛紛效仿,一時間喊聲震天。
”反了!反了。”陸忠臉色煞白:“快...快從后門去請駐軍。”
師爺剛要轉身,又被縣令一把拉住:“等等!先別去...若事情鬧大,本官的烏紗帽...”
其實一群書生鬧事,根本就算不得什么事。
只要陸忠一聲令下,就算是衙門里的幾個差役,手持水火棍也能輕松的收拾掉這群讀書人。
問題是,如今正在朝廷改革關鍵時期。官員的考核,至關重要。
地方官員,不知道有多少人直接被罷了官。
自己任期內出事,他這個縣令早晚也會被罷官。
這才是,陸忠一直不敢動手的原因。
殊不知,就是因為衙門的退讓,使得外面的情勢更為的不可控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