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家人,莫不是要過上大富大貴的生活了么。
呵呵,這就是宮廷挑選御廚的方法?無緣無故的把麻袋往人頭上一套,二話不說擄走送往京城。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這也...太扯淡了吧。
好在眾人也不知道這御廚選拔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流程,而皇帝老兒怕死是真的。許多愚民,實際上是除了京城外的大多數百姓,以為皇帝是個白胡子的老人。在無知百姓眼里,皇帝就跟天庭玉帝一般的存在,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瓊漿玉液。
民間關于帝王的傳說不少,比如‘二月二龍抬頭,皇帝爺爺施金牛。正宮娘娘來送飯,保佑五谷豐收年。’就連那牛,都是金的。還有好事頑童給編上‘正宮娘娘去送飯,走在路上摔破罐,罐子砸了,娘娘爬了...’
這個時候,大人往往就會訓斥。任何一個時代,辱君是不適用頑童的。頑童可以肆無忌憚,大人這么說那就是吃罪了。諺語流傳的久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不免就信了幾分。畢竟,遠離京城的揚州地界,誰也沒見過金碧輝煌的皇宮,誰也沒見過那白胡子皇帝。
在大多數百姓有限的認知里,皇帝老兒似乎常年伊始都是一副白胡子形象。即便是改朝換代、換代改朝的新帝登基,在他們心中依舊是這么一副形象,常年不變。
還有民間傳說中皇帝是怕死的,宮中侍衛鐵甲三千,日日守護皇帝安全。吃飯都得有人試毒,太監或者宮女先吃了,不死皇帝才能繼續吃。要命的是這種傳居然流傳甚廣,甚至搬上了某些大銀幕。
至少,趙禎吃飯的時候從未有什么試毒太監或者試毒宮女的。再說,即便是有毒也不可能即時發作,這些試毒太監有個屁用。趙禎都是御廚做了什么吃什么,好像從未擔心有人下毒。
尚食局這么多廚子互相監督,食物都是層層把關的送進去。誰吃飽了撐的給皇帝下毒,不怕凌遲處死誅滅九族么。
但百姓不這么以為,他們覺得皇帝害怕廚子下毒。是以選拔御廚的時候,行一些怪誕的方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比如,二話不說麻袋套頭,連夜送走...
至少,在揚州府衙外的三個廚子家屬中,有一部分人信了孫星云的鬼話。這個敗家子壞的很,但總有聰明之士提出質疑的。
比如一個人站起來問道;“這些都是駙馬爺的一面之詞,非是我等小人不肯相信。實在是我們怕了你們官府,這數月之后我們的家人若還沒有信息,我們找誰說理去。”
人多了,就怕有扇呼鬧事的。尤其是這種大家族,大家都是親戚。一人鼓動,眾人爭先。這人這么一說,登時又群情激昂起來。
“就是,必須給我們一個交代。”
“我們要見人,哪有把人綁了不說一聲的道理。”
“要是我們的家人有個三長六短,我們就進京敲登聞鼓,吿御狀去!”
這倒是也不能怪他們,這些百姓還真是被官府忽悠怕了。這些官府行事,就是一個‘拖’字訣。能拖則拖,拖的你失去了耐心,最后無果而終。甚至,有一次發放賑災糧,災荒過去了糧食才慢慢一點點的發放,這個在后面孫星云他們會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