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最近京城也沒有什么大新聞,孫星云著實是有些郁悶。
沒有什么比無聊更無聊的事了,孫星云在東京城的大街上晃蕩,現在的他就是一個十足的紈绔子弟。可惜大宋朝不流行肩膀上架只鷹,手里端著個大茶壺。不然,他和那些混吃等死的富家子弟沒區別。
“小公爺,到飯時了,咱們去樊樓吃酒去?”鐵錘試探著問道。
“嗯~!”孫星云拉長了語氣。
“好,小人這就去準備。”鐵錘低頭彎腰。
“不去,”孫星云又說了一聲,然后指著旁邊一座茶樓:“去這里。”
集雅軒,東京城有名的文人墨客喜歡來的茶樓,這里是非常適合聚會的地方。吃茶,狗腿子們沒這愛好。實際上,孫星云也不大怎么喜歡喝這個朝代的茶。大宋朝的茶葉不是簡單的泡一下,而是真正的吃茶。
唐代以前的飲茶方式,以煎煮為主,并加入胡椒、鹽等調料,與茶末一起吃下。今天中國一些地方,還叫“吃茶”到了宋代,“點茶”成為時尚,所以有“唐煮宋點”的說法。宋代的點茶,不放鹽,純粹品嘗茶葉的天然清香。
把茶葉沫子加上胡椒和鹽巴一起吃下,這種吃法是孫星云斷然不能接受的。好在,大宋朝已經流行茶了。
東京城的人熱衷于喝茶,這一點從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茶坊、酒肆比比皆是就能看的出來。茶對宋代市井生活有著巨大影響。
“點茶”,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幾個碗里,沖入滾水,攪動,讓茶末跟滾水充分混合。宋代是極其講究茶道的時代,流行“斗茶”。包括: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戲。斗茶多用白茶,為黑白分明。
宋人喜建窯小黑碗,凝重古樸,看似笨重,但耐高溫,導熱慢,適合點茶。“盞以青綠為貴,兔毫為上”斗茶和質樸的茶具讓宋代茶文化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層面。因而出現了曜變天目這樣的極其珍貴的茶碗。
孫星云帶著狗腿子們一來,茶博士離開笑臉相迎的迎了上去:“喲,客官里面請,小店的茶可是東京城數一數二的珍品,客官您真有眼光。”
孫星云并沒有給他這個拍馬屁的機會:“老子不懂什么王八蛋珍品,你看著上就對了。記住,只要最貴的,不要最好的。”
這神一般的邏輯,茶博士有些蒙圈:“客官,小店的茶最貴好的就是最貴的。”
石頭怒道:“沒聽我家小公爺說么,最貴的,我們只要最貴的,滾!”
茶博士吃了一嚇,端著個茶托下去準備去了。一邊走還一邊在郁悶,這有區別么?
可狗腿子們人多勢眾,看起來不好招惹。這種東京城的紈绔子弟見的多了,花錢大手大腳,只為面子從不在乎里子的主兒。
東京城的飲茶習俗,與今天迥然不同。不夸張的說,當年的“大宋喝法”如今幾乎都已失傳。以至于宋代茶器,即使流傳至今也再無用武之地。這就如同北京吃炸醬面的大海碗,拿到南方盛米飯就顯得頗為怪異了。反過來說,只有弄清楚宋代飲茶的方法,才能破解那些傳世的“神秘茶器。”
孫星云不想破解什么神秘茶器,他只是閑的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