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仁宗趙禎皇帝一朝,郭忠懷這個名字或許并不出名。可是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在臨死之際用盡最后一絲力氣,刺瞎了思稟的眼睛。
羽箭的箭頭還插在思稟的右眼中,劇痛之下的他竟然一下子拔了出來。部下慌忙取過繃帶,將思稟的眼睛包裹了起來。
“爹!”郭靖仰天長嘯,舞動長矛殺了過來。
然后,他就被淹沒在人海中。無數的交趾士兵一擁而上,郭靖長矛再也支持不住。他雙手松開長矛,著地一個打滾,撿起父親扔在地上的長劍。
這是郭忠懷的佩劍,劍柄刻著一個‘楊’字。沒錯,那是楊家將的佩劍。
當年在東京城,六郎楊延昭戰功赫赫,自負武功也無敵手,誰知遇上了郭忠懷。
二人起先也不過是切磋武藝,誰知一交手之下,楊延昭發現這郭忠懷劍法竟然自成一家。雖然最后郭忠懷還是敗在楊延昭劍下,但楊延昭對于郭忠懷的劍術頗為贊賞。
并且,楊延昭親自將自己的佩劍贈送給了郭忠懷。而郭忠懷,則手持這把劍立下了不少功勞。郭楊兩家,也是世代交好。
后來先帝真宗駕崩,劉太后主政。她怕這些武將對自己的政權構成威脅,所以楊家將就被邊緣化了。
即便如此,郭楊兩家也沒敢忘了對朝廷的效忠。郭忠懷被貶到廣南西路,駐守在這永平寨也是毫無怨。
楊文廣小的時候,郭忠懷對他一直頗為欣賞。郭忠懷教會了楊文廣的郭家劍法,而楊延昭則把楊家槍教會了郭忠懷。
郭忠懷柔和了自家劍法和楊家槍法,自創了一些適用于戰場殺敵的招式教會了兒子。所以,郭靖手持的,就是這把長得長矛。
楊家槍舉世無雙,當年楊延昭縱馬邊疆,被契丹人稱為天神下凡。當時的契丹人認定楊延昭是六郎星(天狼星)下凡,這便是\"楊六郎\"的由來。契丹人畏懼他,北宋百姓敬愛他,就連需要保持儀表的皇帝也是如此。
楊家槍厲害,郭家劍法也不弱。此時郭靖手持父親的佩劍,傲然而立。
交趾士兵再次撲了上來,郭靖長劍上下翻飛,怒吼一聲殺入敵陣。
不斷的有交趾士兵倒下,抱著必死之心的郭靖腦海中突然一陣清明。郭家劍法的精妙之處一一在腦海顯現,只見他長劍擋、斬、刺、挑、削……
無數的交趾士兵在身邊倒下,尸體越摞越高。交趾人害怕了,這人簡直就是個魔鬼,根本殺不死。
其實郭靖身上幾乎已經沒有一處完整的了,渾身上下都布滿了刀劍傷痕。而敵人,卻已經心驚膽寒。
思稟劇痛之下也暗暗心驚,再這樣下去,自己的將士還不知道要死多少才能殺死眼前這個瘋子。
于是,他取過一把彎弓,瞄準了郭靖的胸口。就在他想射死郭靖的時候,思稟猶豫了一下,羽箭脫手飛出。
正在砍殺的郭靖右肩一涼,一支羽箭透肩而入。他劍交左手,又是一陣砍殺。
左手持劍的郭靖劍術大打折扣,他的右腿和后背接連中刀。郭靖一個趔趄,抓起尸體的一根長矛頂在腰上,即便是死,他也要站著死去。
交趾人不敢再往上沖了,這個渾身是血的青年不是人,他太可怕了。
思稟再次拉開長弓,羽箭瞄準了郭靖的左肩,他倒要看看,這個剛強的宋人能堅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