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狗皇帝,越來越會做生意了。孫星云有些頭大,他不應該教會趙禎這些的。
如今,趙禎做生意,是一把好手。
一成都不行,孫星云有些難受起來。十成利潤不到一成,那還干個屁。
“陛下,是不是太少了點吧。一成都不行,那您說多少合適?”
“十成中的半成,最多了。”
二十分之一?也就是說,玻璃分廠利潤兩千萬兩,孫星云只能拿一百萬的利潤。他猶豫了,太少了。
“不少了,”趙禎說道:“這次是朝廷出資,你出技術。要知道,將來海上航線的貿易許多多少玻璃制品你想過么。二十抽一的利潤,朕還不想給你。將來,這可是一筆巨額利潤。”
隨著海上貿易的興起,像是南洋各國,還有北上朝鮮、日本甚至歐洲那些國家。當大宋朝帶著絲綢玻璃還有瓷器茶葉等物品交易的時候,會帶來多大的利潤。
船隊在不斷壯大,膠州船廠也在不斷生產船只。將來這海上貿易可以做到整個世界了,壟斷行業玻璃制品,除了用來做窗戶還有鏡子等作用。二十分之一的利潤,這么算下來確實不低了。
“好吧陛下,臣答應了。不過,海帶這事,咱們必須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
“討價還價,”趙禎大怒:“你要這么多錢干什么!你花的完么,你、朕抄了你的家可是夠朕吃好幾年的。”
“天日可鑒啊陛下,臣真沒攢下多少錢。山西賑災,臣拿出來了三百多萬兩,京城每年學堂的開支,還有城北的擴建,那里不都是用錢。你們以為臣有多少錢,其實臣都快揭不開鍋了。朝廷又不管,只能臣自己出啦。”
“你要飯的?”
“臣就是要飯的。”
對這個敗家子,趙禎還真是無計可施:“海帶的事放一邊,朕可是投了不少錢的。你實在想五五分賬也行,把《蘭亭集序》還給朕,什么都好商量。”
說了半天,這狗皇帝還惦記這幅蘭亭序啊。這墨寶不給你,老子還得拿來做傳家寶呢。
“陛下,您都賞賜給臣了。蘭亭序的民間拓本有的是,其中不乏名家之作。要不,臣再給你弄一副來?”
趙禎不想在這事上跟他多所糾纏了,他皺了皺眉頭:“你現在是東宮少傅了,要注意你的行舉止。說吧,你打算怎么教昉兒他們?”
“從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百家姓教起咯。”
趙禎一怔:“千字文和百家姓朕知道,這三字經和弟子規又是何物。”
關于《三字經》的成書年代和作者歷代說法不一,大多數后代學者傾向的觀點意見是南宋“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經》,以課家塾”,即王應麟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讀書,于是編寫了融會經史子集的三字歌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