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這些紈绔子弟在孫星云的感化之下,一個個都追求起了上進了。這,實屬難得。
豐樂與妹妹相見,不由得擔心起來:“妹子,在這宮中可還習慣,有沒有人欺負與你?”
對于這個妹妹,豐樂是極為關心的。兄妹情深,豐翎兒雖然惱恨哥哥整日無惡不作,不過也是擔心他的,不然豐樂和孫星云約架的時候,豐翎兒也不會帶人支援。
“哥,我在這里很好。皇后娘娘對我也很好,陛下對我也很關心。你就別擔心我了,倒是你,這是京城可不比膠州。街上隨便拎出來一個人可能就是個皇親貴戚,你若是闖下大禍,我也就不理你。爹爹年紀大了,你就不能省點心,別再惹事了。”
這一頓數落,換成平日豐樂早就不耐煩了。現在他卻認真的點了點頭,對妹妹說道:“放心吧,我不會再去惹事,我在城北種地呢。”
“種地?”豐翎兒愣了一下,她看向豐和仁,只見豐和仁激動的點點頭。
當下豐樂把孫星云讓他負責城北作物種植的事告訴了妹妹。豐和仁也告訴她,如今你哥已經回頭是岸,不再吊兒郎當惹事了。
豐翎兒聽的是又驚又喜,她和豐和仁一樣,最擔心的就是哥哥。沒想到他竟然改邪歸正去了城北,還被駙馬爺重用了。
一家三人見面,自是少不了一頓寒暄。豐樂在京城待了三天,然后就坐不住了,非得嚷嚷著回城北。
豐和仁老淚縱橫,那是激動幸福的,一大早親自讓下人備了馬車,在門口與兒子作別。
豐樂坐著馬車回了城北,豐和仁抬頭看天,他猛然間發現這天也亮了,樹也明了,心情也是大暢了。
對于他這個年紀,大概是和孫崇文一樣,人生最大幸事莫過于自己的混蛋兒子走上了正路。
孫星云不是神仙,他雖然對宋史了熟于心,可畢竟有些史書記載的事記不全面。
比如,慶歷三年的山西,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忻州地大震。又震。
也就是說,山西又出現了一次大地震。而這次地震毫無征兆,損毀房屋無數,百姓傷亡慘重。
屋漏偏逢連夜雨,幾乎與此同時,沂州王倫起義。虎冀卒王倫起義于沂州,所過楚、泰等州,騎揚旗,如入無人之境。
沂州,居然又出現了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在大宋朝司空見慣,有宋一朝,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有幾百起。百姓屢次造反,朝廷屢次鎮壓。
百姓再造反,朝廷再鎮壓。如此反復,綿綿不絕。
因為新政的實施,近些年農民起義已經很是少見了,可少見并不代表沒有。
天下之大,狗官所在多有。即便朝廷一系列措施嚴查各地官員,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許多狗官還是會鉆著空子大撈特撈。
盡管雜交水稻的推廣解決了一部分糧食問題,可畢竟水稻對產地要求甚嚴。像是山東齊魯大地多丘陵,這里就不適合種植水稻。
而其他糧食產量極低,遇上天災人禍有的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隱瞞不報。或者官官相護變相魚肉百姓,造成民不聊生。
官逼民反,那里有壓迫那里就有反抗。百姓活不下去的時候,他們就會揭竿而起。
趙禎在宮中聽到這兩個消息的時候,是又驚又怒,暴怒!
這些年在范仲淹等人的輔佐下,在敗家子孫星云的幫助下,大宋朝穩步發展。雖然高層朝政還算清明,可地方事物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