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百姓富庶,有的百姓們一日三餐都在酒樓吃喝。還有的,京城外賣行業大行其道。
曹皇后乃是六宮之主,掌管后宮事宜的她極是聰明。她知道,若要保住自己的后位就得寬容忍讓。
而且曹皇后并無子嗣,她對后宮嬪妃恩威并施,在后宮之中威信日隆。
就連張貴妃,郭皇妃,如今對這個皇后也是禮敬有加。張貴妃是有野心的,趙禎也一直寵愛與她。后來隨著幾個嬪妃的皇子降生,張貴妃終于也知道擺正自己的位置了。
這日,曹皇后來到新晉冊封為婕妤的豐翎兒的暖心閣探望,這讓豐翎兒很是緊張。
這可是母儀天下的皇后啊,以前她只是從民間傳說中聽說過的人物。膠州當地流傳一句童謠,豐翎兒從小就是聽膩了的:二月二,龍抬頭。皇帝老兒施金牛,正宮娘娘來送飯……
有時候調皮的孩子會給惡搞成,走在路上摔破罐,罐子砸了,娘娘爬了。
每當這個時候,大人就會出聲呵斥。好在在窮鄉僻壤的山區,百姓也無人去計較什么大不敬。
大宋朝重視農桑,每年正月皇帝都會在宮中禁中內苑的自留地種植糧食。從現有的史料來看,大概起自宋太祖。如《宋史》中就有某年仲夏時節宋太祖幸玉津園觀刈麥、觀種稻、觀稼的記錄。
宋朝皇帝的“自留地”分為兩部分,除了禁中內苑,還有就是皇帝和大臣們共同參與農事的“藉田”。
藉田始于周,后歷代相承。雖名義上為天子親耕之田,實際就是在京郊設置的國營農場。
像是曹皇后更是在后宮養蠶,她親自帶著宮女妃嬪,在皇宮里內種植莊稼,養蠶采桑。在皇宮中四十五年如一日,她恪守傳統道德和“母儀”清規,以賢德,為后代江山精心盡力。
《禁苑種谷圖》,雖是清人所作,但生動的描了繪曹皇后在皇宮里種植莊稼的景象。
皇帝和皇后親自下地耕種,可見大宋朝重視農業的程度。這種美談也傳到了民間,百姓們都知道皇帝也是每年二月會耕地的。
于是傳出一首童謠,雖然這童謠是歌頌帝王帝后重桑的,可也誤導了不少無知百姓。
比如豐翎兒,她就一直以為皇帝是個糟老頭子,而皇后是個慈祥老奶奶。
她知道趙禎真實身份的時候,才發現皇帝原來是如此年輕,而曹皇后也是一臉慈祥和藹。
“豐婕妤,你在這宮中可還住的習慣?”坐在暖心閣的曹皇后笑著問道。
豐翎兒不敢怠慢,慌忙起身施禮:“回皇后娘娘的話,臣妾這里一切都好。”
“坐,快坐下,”曹皇后笑著擺擺手:“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了,你無需這么客氣。這里還需要什么,你跟我說一聲,我著人給你置辦。”
原本還在擔心的豐翎兒暗自松了口氣,看來這皇后娘娘還蠻和善的,當下她微微一笑:“這里都很好,皇后娘娘,就是、就是我有些想家,想我爹。”
“你想家了?”
豐翎兒點點頭:“想,我想我爹,可我不想我哥哥。我哥哥不學無術的,老是惹是生非。”
曹皇后微微一笑,至少從表面看,這是個沒有什么心機的姑娘。這姑娘天真爛漫,連自己的哥哥都跟自己說,這讓曹皇后很是喜歡她:“你說的你這個哥哥豈不是和駙馬爺有些相像。”
豐翎兒也笑了:“嗯,他倆簡直一模一樣,在膠州的時候,倆人還打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