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夷簡大概自己也不會想到,沒招誰沒惹誰,居然得到了這么一個家伙的欺負。自己,好歹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偏偏就拿敗家子沒辦法。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華夏文明造極于趙宋之世,文化的長盛、經濟的繁榮。不止一個史學家說過,如果能夠穿越,一定要穿越回到宋朝。
同樣這又是一個屈辱的時代,軍事的羸弱,對于外敵的忍辱退讓,使得蠻夷屢屢得寸進尺。這個朝代軟弱,對外戰爭屢屢失敗,并且最后亡于異族之手。
孫星云很有幸,穿越到了這個繁華昌盛的大宋朝,他也真的感覺到了這個時代的自由奔放。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大宋朝也在一點點的改變。
熱兵器的提前,大宋朝軍事勢力陡然間傲視四海。慈明殿,楊太后躺在床上諄諄告誡:“皇帝,你可想明白了?”
趙禎伏在床邊:“兒臣明白,不過,朕相信星云。而且、而且盼盼兒已經嫁給了他,朕知道該如何自處。”
楊太后嘆了口氣:“看來你還是沒想明白,我的意思是孫星云不可留。將他貶黜京城,隨便安置個地方,不給他實權,這老虎沒了牙齒也就不足為懼了。像是范仲淹富弼還有韓琦之流,新政就是在亂我祖宗國法。讓這些皇親國戚王室宗親沒了田地,他們拿什么養活一家老小。百姓對王親沒了敬畏之心,以后誰還把你這個皇帝放在眼里?”
趙禎不以為然,可他向來孝順,不想忤逆太后的意思,只好隨口敷衍道:“兒臣記住了。”
“皇帝啊皇帝,欲成大事者,至親亦可拋!”
還好,大宋朝終究是仁厚的,楊太后沒有跟他說欲成大事者,至親亦可殺,而是說至親亦可拋。就是要告誡趙禎,提防孫星云。
而趙禎對孫星云深信不疑,這來源于他與孫星云的交情,還有自己親身經歷。楊太后算不上什么壞人,相反她一直都是安守本分。她維護的,是皇權的利益,是趙家的江山。
這原本沒有什么錯,可她與范仲淹等人實施的新政有了沖突,那矛盾就顯現出來了。趙禎再也忍耐不住,他一甩袖子站了起來:“太后,朕沒有覺得新政有什么錯。您見過郊外那些食糠咽菜、食不果腹的百姓了么,朕見過。您見過那些寒窯陋室、衣不遮體的百姓了么,朕見過。您見過那些背負著沉重的賦稅不得不拋家舍業賣兒賣女的百姓了么...”
“賣兒賣女,皇帝你也親眼見過?”楊太后打斷他。
趙禎躊躇了一下,他不善撒謊:“這、這個朕沒見過,是星云說的。可,可朕見過官府巧立名目,橫征暴斂,這個朕親眼所見!”
在對于孝心上,趙禎對楊太后自稱兒臣。但對于國事上,趙禎還是相當硬氣的,哪怕對著楊太后他也是自稱朕。
這些趙禎確實親眼所見,他親眼看到百姓吃糠咽菜,地方官府強立名目魚肉百姓。而百姓甚至連吃上一頓糙米粥都是奢望,趙禎也嘗過那糙米粥的味道,豬都不吃。
“好好好,皇帝你說的這些都好。”楊太后知道勸不住他,只好退而求其次:“皇帝時刻盯著孫星云這總可以吧,你不是有個皇城司么,他們是干什么吃的。若是連這點事都辦不好,干脆將他們全都撤職查辦!若是孫星云沒有反意則罷,若是他有野心,皇帝你看著辦吧。”
趙禎也只能答應,況且楊太后這么說,其實趙禎心中也是這么想的:“兒臣知道了,我會讓人盯著的。”
...
出了皇宮,趙盼盼臉色不悅,她轉身欲走:“我去找我哥。”
孫星云慌忙拉住她:“我的姑奶奶,您就別跟著添亂了,你官人我有的是辦法。”
趙盼盼氣的要哭出來了:“憑什么呀,你為朝廷立了這么多功勞我哥和太后還這么對你,他們憑什么猜忌你。”
孫星云卻哈哈大笑:“這其實是好事啊。”
趙盼盼一愣:“什么、什么好事?”
“這個嘛,”孫星云現在猥瑣且蕩漾:“自從山西回來,我是老老實實本本分分,沒敢在京城惹出半點事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