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這種事,歷史上可是有過先例的。后期的明朝,不是發生過這種事么。皇帝也不想背負罵名,這就有辦法。
明朝嘉靖年間的海瑞給皇帝上了一封《治安疏》,文中洋洋灑灑,似乎是以一個長輩的名義對一個不成器的皇帝破口大罵。
嘉靖當場就暴走了,海瑞不是人,不分分鐘弄死你算我輸。
可嘉靖身邊的一個太監跟他說:海瑞寫奏疏之前,已經在家中備好了棺材。
嘉靖一聽,心中雖然暴怒,可也佩服這個忠臣的膽量。于是他猶豫了,弄死海瑞八成他會遺臭萬年。于是嘉靖到死,都沒有殺海瑞。
有時候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
然后孫星云入宮了,本著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原則,讓趙禎加倍氣歪了嘴。
“陛下,臣聽說陜西轉運使王沿這個王八蛋寫奏疏罵您?”一來,孫星云就看熱鬧一般對著趙禎說道。
還不是跟你學的,現在誰都敢跟朕囂張。目無君王,欺君犯上。趙禎正在暴怒中,這敗家子哪壺不開提哪壺:“孫星云!”
“陛下萬萬不可中了王沿這狗賊的奸計啊!”孫星云恭恭敬敬的施禮道。
“什、什么?”暴怒中的趙禎怔住。
“這王八蛋為了自己青史留名,故意讓您殺他。”孫星云說道:“他想出名想瘋了。”
“你什么意思?”趙禎不自覺的跟著順拐了。
“陛下您想啊,這封奏疏誰寫誰死,王沿為什么腦抽了給您寫這么一份作死的奏疏?”
趙禎怒道:“還能為什么,他這是挑釁朕的底線,他想要死,朕便成全他!”
“這就對了呀,您殺了他。后世史書就會寫他王沿為民請命,不計生死。這樣他青史留名的目的就達到了,而陛下您呢……”
孫星云沒有說下去,已經不需要再說了,趙禎接著道:“朕會遺臭萬年,背負昏君的罵名。”
孫星云聳了聳肩,一副你明白了吧的意思。
趙禎沉默了下來,是啊,弄死王沿容易。問題是人家既不是貪腐又不是謀反,而是為百姓請命。
殺他,自己成了暴虐的昏君。放他,心有不甘。
“那朕不殺他,還要把他請回來吃酒啦!”趙禎惡狠狠的瞪著孫星云。
孫星云一臉不懷好意:“咱們不殺他,可也不能便宜了他。如若不然,以后那些臣子誰還會把陛下放在眼里,不殺雞儆猴,這群王八蛋地方官還不上天啊。”
趙禎心動了:“你、你有辦法?”
“有啊陛下,他不是想要出名么。陛下您也不殺他,也不充他軍。他不是要修渠么,讓他去修。只要您下旨,貶他做一個修渠小卒,讓他嘗嘗修渠的滋味。”
孫星云一句一句的說著,他在試探,試探趙禎的反應。
趙禎沉默不語,半響才道:“這豈不是太便宜了他。”
“不便宜啊陛下,您想啊,烈日炎炎之下這廝拿著鋤頭鐵鍬,曬不死他。這樣一來既懲罰了他,讓官員對您更是敬畏。這二嘛,嘿嘿,世人也不會說您什么。他不就是要修渠么,讓他修便是。”
趙禎心有不甘:“不行,朕還要下旨,讓他戴鐐修渠。”
戴鐐修渠,就是帶著鐵鏈腳鐐修白渠,這和發配差不多了。
“陛下圣明,沒錯,就是這么干。不過,修渠誰來主持?”孫星云問。
趙禎想了想:“范諷不是放淤固堤完成了么,讓他去。”
王沿被押到了京城,關進了天牢。趙禎對他采取的是不聞不問,不審不查,扔在天牢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