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咱們老山寨的老祭司從外面學成歸來,才改變了這一切。”
“老祭司是我們寨里一個普通的年輕后生,他從小青梅竹馬的愛人在十六歲那年被選中作為了羊頭神的祭品,他親眼見到羊頭神吃掉了她,之后萎靡不振了許久,某天突然想通了,背起行囊,說要出去學手藝。”
“當時外面兵荒馬亂,到處都在打仗,只有從山外往山里來避難的,很少有出山去的。村寨里的人都勸他不要走,雖然要獻祭兒女給羊頭神,至少羊頭神能給我們風調雨順,讓我們種的糧食有個好收成。”
萬穗知道,這根本就不是什么恩賜,這就是在養豬。
農村里養豬養雞,不也要讓它們吃飽嗎?
吃飽了才能長得肥壯,才會下蛋,吃起來才更可口。
“但老祭司毅然決然地走了,說如果自己死在外面,就讓村子里別的年輕人也出去學手藝,出去的人多了,總有人能改變山里的一切。”
“當時的村民們都沒有當回事,他們逆來順受慣了,不知道什么叫反抗。”
“十年之后,老祭司竟然真的回來了,他說自己學會了一門手藝,正好可以幫得上老山寨。”
“村民們問他要怎么做,他說只要在老山寨的廣場上立一根柱子,在柱子上掛上一顆羊頭骨就行了,他要跟羊頭神好好談一談,他們談話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能靠近。”
“村民們按照他說的做了,為此還殺了村里最大的一頭山羊,制成了羊頭骨。”
“當時我年紀還小,也就四五歲吧。我是個很調皮搗蛋的人,天不怕地不怕,讓我阿媽阿爸特別頭疼。”
“那天晚上我偷偷從窗戶翻了出去,悄悄地躲在廣場旁的草叢里偷看。”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天晚上所看到的情景。”即便過了八十多年,一說起那天晚上的事,婁族老還是會渾身發抖,“我看到老祭司在念誦咒語,很快羊頭神就降臨了,它雙眼跳動著兩簇火苗,四周彌漫著一股股紅霧,我最可怕的噩夢里都沒有這樣的場景。”
“老祭司拿著一條趕羊的鞭子,不停地朝著半空之中抽打,他每打一下,羊頭神眼睛里的那兩簇火焰就跳動一下,那些紅霧也跟著舞動一下,就像是真的被抽了鞭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