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我……”她誠心想要解釋。
“心存邪僻,任爾燒香無點益。持身正大,見吾不拜又何妨。”僧人微微欠身,“施主乃光明正大之人,就算不信佛又何妨?請施主隨我來吧。”
萬穗被他說得更不好意思了。
僧人帶著萬穗來到了偏殿,這里擺放著不少牌位,都是善信們請的,有的是為自己去世的親人祈福,有的是為自己驅邪避災,甚至在角落里還供奉著兩個邪祟,萬穗愣了一下,問:“為何佛堂之中還供奉邪祟呢?”
僧人道:“供奉這兩只邪祟的善信被邪祟騷擾多年,苦不堪,又無法驅走,只能為它們立了牌位,放到我們寺廟之中供養。邪祟受了香火之后,便不出來作祟了。”
萬穗卻不贊同道:“這不就是縱容邪祟為惡嗎?它騷擾無辜之人,做了惡事,反而得了供奉,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若是被別的邪祟知道了,豈不是都來作惡?”
僧人念了一句佛號,道:“普通人無法驅邪避災,只能行此下策,乃無奈之舉。古代的平民百姓,在面對窮兇極惡之土匪兇徒的時候,也只能跪下求饒,不能苛求他們,說他們沒有氣節。”
萬穗若有所思。
平民百姓無法抵抗兇徒,只能求饒,那官府呢?
所以需要建立起秩序,讓兇徒作惡會被懲戒,好人做善事會被獎賞,這個世界才能秩序井然。
否則就只是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毫無文明可。
這時,又聽那僧人微微笑道:“何況你又如何知道,那供養邪祟之人,就是無辜的呢?”
萬穗一時無。
俗話說得好,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誰又知道那供奉的邪祟,是不是供奉之人的冤親債主呢?
“施主,這邊請。”僧人帶著兩人來到了旁邊,這里供奉的是善信們寄存的物件,在此處接受香火,萬穗掃了一眼,發現供奉什么的都有,有的供奉的是一面小旗幟,有的供奉的是一只玩偶,更神奇的是還有人供奉茶杯。
但供奉得最多的是隨身之物,譬如平安福、無事牌、項鏈、手鐲、耳飾之類。
萬穗驚奇地說:“這供奉茶杯的是什么意思?這茶杯也能驅邪避難嗎?”
僧人露出了笑容,道:“茶杯自然不能驅邪避難,但這位供養人說,他酷愛喝茶,用受過香火供奉的茶杯飲茶,能夠領悟佛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