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石,你這次前往新城,便是真正意義上的鎮守邊陲了。”
在遼東城的王府內,李想對即將赴任的段移石叮囑道:“新城的局勢遠比他處復雜,切不可簡單地打壓或扶持任何一方勢力,必須懂得運用平衡之術。”
“高句麗人雖是目前遼東人口最多的族群,但經此一役已是元氣大傷。我們真正要警惕的,是其他部落趁機坐大。”
李世民的任命下達后,段移石和秦善道很快就要啟程,反倒是秦安然這位生產建設兵團的都督,還能在遼東城多留些時日。
“王爺盡管放心!分化一批,拉攏一批,打擊一批的策略,您早就教過我們了。軍事學院里,許多人都在深入研究您的這套理論。”
“新城地處草原腹地,周邊部落林立,我定會謹記互相制衡的原則。”
段移石語沉穩,顯然比他那性子急躁的大哥段開山要穩重得多,令人安心。
“嗯,但有一個部落,你務必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李想在腦中迅速過了一遍遼東周邊的勢力分布,一個名字顯得格外扎眼。
“是哪個部落?室韋,還是靺鞨?”段移石下意識地問道。
畢竟這兩個部落今年出動了十余萬大軍,雖被李世民擊潰,但其展現出的動員能力,足以讓任何人不敢小覷。
“都不是。”李想搖了搖頭,“室韋與靺鞨,依舊遵循著他們逐水草而居的古老傳統,其首領也非雄才大略之輩。”
“況且他們對漢家文化素來排斥,我認為他們對遼東的威脅有限。他們現在所處的地域,天寒地凍,過于偏遠,對大唐而缺乏開發的價值,這才是此次未曾一舉蕩平他們的原因。”
“當然,從長遠看,遲早要解決他們。”
室韋和靺鞨盤踞在遼東道以北的廣袤土地上,范圍涵蓋了后世俄羅斯遠東的大片區域。
但就眼下而,大唐確實無暇經營這些地方。
與其將他們剿滅后,催生出更具侵略性的新興勢力,不如暫時讓這兩個大部落維持當地的穩定。
“王爺所指,莫非是突厥人?”一旁的秦善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今突厥人在遼東被列為二等民,享有不少特權,恐怕會吸引草原上大量的突厥牧民遷徙而來。”
“甚至一些其他部落,為了得到這些好處,也會選擇依附于突厥人。”
“也不是,是契丹。”李想沉聲說道,“一個實力尚不算頂尖,卻異常團結、發展迅猛的部落。追根溯源,契丹與室韋同屬東胡鮮卑后裔,有血緣之親。”
“自東突厥被大唐所滅,契丹便獲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間,薛延陀衰落后,他們的擴張之勢更是無人能擋。”
“最關鍵的是,我聽說契丹的幾位首領都通曉漢學,還特意從中原聘請漢人儒士去部落里傳道授業。”
李想在得知契丹在貞觀年間已初具規模后,便立刻讓秦懷玉去暗中調查。
這一查才發現,當突厥、薛延陀、高句麗、室韋、靺鞨等大勢力在歷史舞臺上輪番登場時,契丹卻始終在暗中積蓄力量,從未停下擴張的腳步。
如今,契丹部所占的牧場,論面積雖遠不及室韋和靺鞨,但其肥沃程度卻遠勝對方。
“契丹?王爺若不提醒,我還真未曾留意。不過您放心,既然契丹可能成為大唐的威脅,我便去剪除這個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