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最后一絲料峭的寒意尚未散盡,讀書人的春天卻已悄然降臨。
萬眾矚目的一年一度春闈,今日正式拉開帷幕。
科舉之制推行近十載,已日趨完備,雖未及后世那般森嚴,卻也遠非貞觀初年可比。
觀獅山書院門前,即將奔赴貢院的學子們集結待發。
天色未明,此地已是人聲鼎沸,送行的親友將門口圍得水泄不通,那份殷切與緊張,絲毫不亞于將士出征。
許多城中的家人,為能搶在城門開啟前為子弟送行,甚至提前一天就住進了書院旁的漢庭客棧,讓這家客棧生意格外興隆。
“懷英,書院的榮譽就看你的了!我們都盼著你為咱們觀獅山書院,奪下這第一個進士科狀元,將大名刻上院門口的功名碑!”
“承大師兄吉,我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師父教誨。”
狄仁杰拱手回應,目光卻不自覺地在人群中搜尋,未能見到恩師李想的身影,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察的失落。
正與劉廣、盧照鄰等人寒暄時,一個清脆又帶著幾分戲謔的聲音自身后響起。
“喂,你這左顧右盼的,莫不是在尋我們?”
狄仁杰回頭,只見兕子和房遺玉不知何時已站到了他身邊。
“晉陽公主?天還未亮,城門未開,您怎么會在此處?”狄仁杰著實有些驚詫。
“喂喂,狄才子眼里只有公主,我房遺玉這么大個人就瞧不見么?”
房遺玉在一旁故作不滿地輕哼。
她身為燕王府的常客,與狄仁杰等人早已熟稔,說起話來也毫無顧忌。
兕子莞爾一笑,解釋道:“我和遺玉昨夜并未回城,而是歇在了二哥的府邸。喏,這是我特意讓府上廚子為你備下的點心,你帶去考場上墊墊肚子吧。”
她并未提及金榜題名之類的期許,反倒更掛心他的飲食。
在她看來,狄仁杰的才學,親近之人都心中有數,考中與否不過是水到渠成之事。
“多謝公主美意,只是書院已為我們備好了干糧。”
狄仁杰老實地回答。
兕子臉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此情此景,也難怪兩人相交甚篤,卻始終未能捅破那層窗戶紙。
“我說你這人怎么回事!這可是兕子的一片心意,你還推三阻四的!”
房遺玉看不下去了,一把從兕子手里奪過食盒,不由分說地塞進了狄仁杰懷中。
“這……多謝公主。”
狄仁杰抱著溫熱的食盒,一時有些手足無措,只覺得腦袋隱隱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