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
上官儀的目光看得更遠,“如果他們真能把十三香賣到極西之地,我們在價格上可以再讓一步。”
“阿卡薩,你去擬定一個階梯式的價目,比如年采購量達百斤、千斤、萬斤,分別對應不同的價格,以此激勵他們主動去擴張銷路。”
“另外,他們若想在大唐境內采買貨物,只要不觸及禁運之物,就盡量給他們行方便。我們要讓他們在這里賺到錢,再心甘情愿地把錢花在這里。”
上官儀如此布局,不僅僅是為了商業利益。
他掌握的情報顯示,西突厥南庭眼下勢單力薄,隨時有被北庭吞并的危險。
而就目前來看,南庭對大唐更為恭順。
以商貿為手段,扶持弱勢的南庭,讓他們有資本與北庭繼續纏斗,從而加劇西突厥的內耗——這才是上官儀深藏的策略。
既能盈利,又于大唐江山有益,此等一舉兩得的美事,何樂而不為?
“府君英明!我即刻就去和扎比爾他們商定新的優惠方案,讓他們做我們十三香西進的馬前卒!”
府君的支持力度遠超預期,阿卡薩的臉上綻放出由衷的笑容。
他沒有忘記,那十三香的名稱前,還冠著他自己的名字。
倘若此物能風靡萬里,他阿卡薩之名,豈非也將傳遍四方?
這是他過去連做夢都不敢奢望的榮耀。
而對扎比爾等人而,這同樣是天大的機遇,一個堪稱完美的共贏之局。
……
貞觀十五年的歲末大朝,殿內彌漫著一種功成圓滿的氣氛。
再過一日,便是新年休沐,百官的神色間都帶著幾分輕松。
然而,戶部尚書唐儉顯然還未到卸下重擔的時候。
他手持象牙笏板出列,聲音洪亮地奏報:“啟稟陛下,本年國庫賦稅總額,較之去年,凈增一成八。此已是我大唐連續第五年,稅收增幅超過一成。國泰民安,莫過于此,誠為社稷之幸!”
他面帶喜色,語間滿是自豪。
滿朝文武對此早已見慣不驚。
戶部如今的辦事效率,早已非吳下阿蒙。
自多年前李想與前任尚書戴胄立下賭約,以觀獅山書院的算學考核拔擢部中吏員后,曾經困擾朝堂的賬目遲滯問題便一去不返。
如今,再也無人需為等候戶部的統計結果而焦心,更不必承受天子日復一日的催問。
“又是一成八的增幅,善!如此一來,朝廷來年可興之大業便愈發充裕了。”
尚書左仆射房玄齡撫須而笑,喜悅之情溢于表。
龍椅之上的李世民則依舊是一副波瀾不驚的帝王之姿,唯有微微揚起的嘴角泄露了他內心的真實情緒。
國庫豐盈固然可喜,而他那日漸充實的內帑,其增長之勢頭甚至遠超國庫,這才是他真正的底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