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醬國,國家偵察局,圖像解析中心。
整個房間浸沒在昏暗的深紅色安全燈光下,只有解析光臺發出冰冷的白色光芒。
特納一不發,他雙手撐在光臺冰涼的金屬邊緣,身體微微前傾。
在他面前,是一張剛從最新的鎖眼-11型偵察衛星軌道上下載、并經過了16小時超算中心增強處理的原始膠片。
圖片的主體,是351廠擴建的機場區域。
一個資深的圖像分析師,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用一根末端帶著微弱紅光的指示筆,小心翼翼地點在圖片的某一個角落。
那里,一個細小的不規則陰影,從半開的巨大機庫門口探出來一截。
“這是我們能得到的最清晰的影像。”
分析師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二十年,很清楚國防部長哈羅德想聽什么,也更清楚自己能給出什么。
“拍攝時,衛星處于81度最大傾斜角,目標區域有薄云覆蓋,地面反射率非常低。”
他將圖片放大,那一小塊區域瞬間被馬賽克和顆粒噪點吞沒。
“我們反復對比過數據庫里殲-10的已知輪廓和尺寸。”
分析師換上一張殲-10的高清側視圖:
“殲-10的機翼后掠角大約在50度左右,垂尾是單垂尾。但目標物體的機翼前緣和后緣……”
他用紅光筆在那模糊不清的陰影上,勉強勾勒出一個輪廓。
“它的輪廓更趨近于一個菱形,而不是傳統的三角翼,而且,我們在這里沒有觀察到任何類似圓形進氣道反射出的光斑。”
哈羅德死死地盯著那片比鬼影還要模糊的圖像。
他看不出菱形,也看不出進氣道。
他看到的只是一片被云層污染,毫無意義的灰色污漬。
“這東西到底是不是飛機都說不準!說不定是他們蓋在地上的一塊偽裝布!”哈羅德的聲音里壓著火。
“不可能,部長先生。”分析師很篤定地回答:“我們連續追蹤了三天,這個陰影分兩次探出過機庫,都在黎明前最暗的時候。”
“根據移動軌跡和太陽角度投射的變化,我們計算出它的長度約在22米,高度約在5米左右。”
他的指示筆移向照片上已知的殲-10停機坪。
“它比殲-10大了一整圈,長了將近五米。”分析師作出了最后的結論。
特納直起身子,拿起另一張經過電腦處理的圖像。
那張圖上,物體已經被用粗大的白色線條描了出來。
技術員放棄了還原細節,只保留了最基本的外形,那是一個尖銳硬朗充滿攻擊性的楔形輪廓。
它和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任何一款飛機都不一樣。
特納什么都沒有說,轉身走出了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