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啟動加力燃燒的情況下,只憑借常規動力,在12000米的高空,實現了1.5馬赫的持續飛行。
超音速巡航。
這個只在鷹醬的幻想計劃里出現過的名詞,今天,他做到了。
這意味著這架飛機可以在不大幅消耗燃油的情況下,長時間長距離地保持超音速突防,這對戰機的作戰半徑和戰場主動性,是一種顛覆性的提升。
第二次試飛,機動性測試。
這一天,王威獲準進行了一系列高g機動動作。
他駕駛著戰機,高速平飛,然后在眾目睽睽之下,猛然向后拉動駕駛桿,同時踩下腳蹬。
他準備做一個標準的殷麥曼翻轉。
他曾經用殲-7做過無數次這個動作,每一次都是在失速的邊緣。
但這次不一樣。
在他向后拉桿的一瞬間,他肉眼看到座艙前方的兩片鴨翼和主翼、垂尾形成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角度。
龐大的機身仿佛撞在了一堵無形的墻上,巨大的過載力瞬間壓遍全身。戰術顯示器上的g值瞬間從1g飆升到了9g。
他眼前的景物變灰,但他依靠強大的身體素質死死地扛住了。
而座下的戰機,沒有任何多余的晃動,就像是一個完美的陀螺,在空中完成了一個極小半徑的暴力機頭指向。
指向性精確,干凈利落。
一個同樣觀摩測試的老飛行員,用望遠鏡看著這一幕,手中的望遠鏡哐當一聲掉在了地上。
“它的過載能力……”
王威在機艙里大口喘著氣,但他的聲音里滿是掩蓋不住的興奮:
“太恐怖了!它的操控響應能力比我的神經傳導速度還快!”
地面指揮中心里,只有余宏臉色平靜,他在記錄本上寫下數據。
飛火推一體系統,它把人類的意志,通過電傳系統,無損地傳達給了飛機的每一個控制面。
它不再是你駕馭的一塊鋼鐵,而是你身體延伸出去的一部分。
第三次試飛,是足以被載入人類空戰史的一次模擬。
那一天,王威再次駕駛天樞02號升空。
同時,基地里起飛了兩架作為陪練靶機的殲-10。
這是宋文的得意之作,是三代機的標桿。
然而,空戰從一開始就不存在。
王威低頭看了一眼他的主顯示屏。
屏幕上根本就不是一個傳統的雷達扇面,而是一個清晰的圓形360度戰場態勢圖。
他,就是圓心。
早在150公里外,他的屏幕上,就已經出現了那兩個殲-10的光點,并且被系統用一個紅色的倒三角框穩定地標記著,旁邊還有高度,速度等詳細參數。
他甚至都沒有打開自己機頭的主動雷達。
是遍布機身的被動傳感器和通過北斗數據鏈傳來的地面雷達情報,為他勾勒了整個戰場。
地面指揮塔里的年輕參謀官嘴唇都在顫抖,他大聲對著通話器報告:
“報告,塔臺主雷達,掃描不到天樞02!重復!雷達屏幕上是干凈的!”
這句話通過公用頻道,也傳進了兩名殲-10飛行員的耳機里。
一瞬間,兩人臉上的驕傲變成了無法理解的驚駭。
我們明確知道那里有一架殲-20,但地面雷達卻說那里沒東西?
這是他們第一次親身驗證那個傳說中的性能。
隱身!
而王威只是在140公里外,輕輕用手指在屏幕上點了一下,鎖定了一個目標。
武器系統提示音響起:導彈已完成數據裝訂,允許發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