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對應的,是海邊剛改造完成的集裝箱碼頭,法國人已經見識到了集裝箱這種東西的物流效率,中國人的集裝箱船開到港口,直接用拖車把集裝箱拉到商業中心,然后卸貨進倉,整個物流成本低得超出法國人的想象。
這種模式,使法國人成為歐洲的商品集散中心成為可能。
相比苦哈哈的造些奇葩汽車,法國人做生意的前途確實好像更好。
總理拉著他的手,安慰道:“放心吧,我們中國人從來不讓朋友為難。明天的中歐總理經濟會議,我給歐洲帶來了大禮包。到時候你就知道了,十萬人的就業,不過是小問題而已。”
相比一個商業中心的開業,明天的中歐總理經濟峰會,才是這次總理訪問歐洲的大事。
王稼祥給這些歐洲國家政府發送請柬時,他們內心是拒絕的,但他們拒絕不了總理帶來的十億美元投資,和至少五十萬個就業機會,
以及新產業,新技術的展望。
果然,23號的峰會上,面對整個歐洲國家的總理級高官,總理先丟出了一個大禮包:每年將派出50萬初中水平的學生,在歐洲進入高中學習,一直到完成大學課程。
每年五十萬人,學業七八年,意味著最高峰時期會有三百五十萬人,在歐洲學習理科,工科,醫科。
光是這些人的學費,吃喝拉撒都是一大筆錢。
歐洲此時窮得尿血,好多人都遠赴中國去打工了,面對這種禮包,豈有不搶之理?
說起來很無奈,4500萬16-25歲未婚青年里排名前20萬的天才,已經讓中國本土的理工科科學家們不堪重負了。
畢竟這里面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現在才勉強搞懂初中階段的知識,接下來還有高中,大學。
雖然都是高智商人群,但想要這些人能派上用場,沒有三四年肯定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