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了一個多小時,干部們提煉出來的核心內容很簡單:找到各村各鄉的優勢,組織大家搞生產。不管你是種板栗,種核桃,還是養走地雞,搞中藥材都行,但保證品質才是前提。
至于前期的投資,新希望公司的小額貸款辦公室會給大家提供低息貸款,大家以后用產品償還。
現在出產的野生產品數量還是太少了,雖然有著天然無污染源的優勢,在東大那邊可以打著有機食品的招牌賣高價,但中國這邊自己也有消費需求,現在就讓他們養成生產有機食品的習慣,以后出路才更廣。
“山上全是雜樹,那要砍到什么時候去?”
這還是小事,縣長說的以后整個縣都不準使用農藥化肥才是讓干部們炸鍋的大事。
這時候的干部敢直接罵娘的可不少,當場就有干部站了起來:“干部們的工資是中央補貼的,我們倒是不怕餓肚子,老百姓本來能種的地就不多,還不準他們用農藥化肥,難道大家以后都吃板栗核桃,沒事的時候再喝點中藥?
何況這些東西沒個三五年都長不起來,這期間大家吃什么?”
縣長無奈的看向趙二小姐,自己這個縣長窮得叮當響是全縣干部都知道的事,這種事情,還是趙二小姐這位總裁出面,大家才敢相信。
已經鍛煉出來的趙二小姐面對全縣干部,一點都不心虛:“在你們種植的特產作物收獲之前,新希望公司會給每畝地每年補貼十元,但有一條,但凡在你們縣發現有人使用農藥化肥,所有的補貼全部取消,由我們提供貸款發展的產業馬上開始收貸。”
對這一點,縣里的干部并不擔心,咱們這地方之所以窮,不就是進出不方便?
到時候派人在那幾條路上一卡,除非你飛過來。
大家拼命也要把這十塊錢一畝的補貼保住,畢竟山坡地一年也就產出百八十斤,少收點就少收點吧。
萬一以后特色作物收成不好,大家再考慮不遲。
會一開完,馬上就有新希望公司的小組開始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