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接過文件看了看“年輕人想得很周到,山西太行,湖北紅安,陜西延安都有份。”
任書記感嘆“服裝加工消耗資源不大,主要還是勞動力,運輸要求也不高,甚至可以就近調撥,放在貧困地區是一步好棋。
如果當地干部腦子活,說不定以后真能發展成產業鏈,讓當地百姓過上好日子。
東大一年生產700億件服裝,幾千萬人靠著這個生活,我們以后香港國際貿易開始之后,也不能想著直接從東大販貨,把面料拿過來自己賺個加工費都好。”
主席指了指面前一望無際的飛機“確實如此,飛機這玩意我們要買三四十年,衣服也買三四十年就說不過去了。”
實際上山東臨沂地委的干部接到通知的時候人都是懵的,工業發展局的大名他們當然是聽說過的。
聽得最多的就是某些省部級干部向他們申請項目被拒之后發脾氣,這些小道消息傳得到處都是,都說工業發展局的周局長和小鄒顧問不好打交道。
周局長還好說,畢竟是革命老同志,拒絕都會給大家好聲好氣的解釋。
這個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小鄒同志的脾氣據說就不太好,你要是敢跟他擺資格耍脾氣,他真敢跳到你辦公桌上罵你。
偏偏書記處還護犢子,你去告狀,多半又是一頓批評。
這次也不知道是刮什么風,這位大爺居然跑到臨沂地委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來了。
“你們這路面修得不錯,看來是用了心了。”
臨沂地委楊書記笑著說道“還是要感謝中央感謝主席,我們打報告申請玉米票修路出來沒拒絕過。
中央給的指導意見是路基用雞蛋大的石頭,路面用豌豆大的石頭,恰好我們這地方石頭多的是,老少爺們吃飽了肚子砸石頭那是嗷嗷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