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倒沒說什么,只有高崗的臉色有點難看。
到了干正事的時候,周局長手里一臺攝像機,鄒臨天一臺相機,兩個人在工人的指點下,對整個鞍鋼各種設備的缺陷處狂拍個不停。
東大那邊的冶金專家們可能比新中國的鞍鋼自己人還熟悉鞍鋼,到時候讓他們看看視頻和照片,把欠缺的配件發包給私人小廠去做就行了,主打一個交貨期短,省錢。
“高爐先停了吧,那些正在修復的也都停下來,全部換新式耐火磚。鼓風機也全部換掉。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你們鐵水出來還在用沙模鑄塊,而且沒有經過脫硫脫磷等預處理,沒有調整成分生產不同牌號的生鐵。”
鄒臨天本來還想把他們的鋼材生產全部砍掉,但轉念一想,這些鋼材質量雖然不行,但給百姓打造農具算是夠了,也就沒有搞這么大動靜。
面對鄒臨天提出來的問題,鞍鋼的日籍工程師顯然不服氣“誰說沒有預處理?成分調整我們也在做。”
老工人代表也開了口“正在生產的高爐一旦停下來,再點火至少要幾個月,今年的生產任務就完不成了。”
鄒臨天也沒有跟他們慢慢解釋,直接丟出了東大專家改造后的預計數據“這是我們這次改造要達到的結果,你們先看看。”
“八嘎,這怎么可能?脫硫率大于百分之九十,能耗降低百分之四十?整個流程成本降低百分之三十四?”
在東大專家們的眼里,現在的鞍鋼可以改進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他們只是略微出手,在盡可能小改的情況下,目前只能做到這個程度了。
鄒臨天看了看那幾個還一臉不信的日籍工程師,對他們說道“這是理想狀態,實際改造之后可能會有一點偏差,但不會太多。”
這些日籍工程師都是我黨感化的自己人,鄒臨天當然希望他們在接下來的改造工作中多出力,這樣他才不至于累成死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