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拍了拍他的手,示意他先坐下,轉向鄒臨天“小鄒同志,現在李書記找上門來要債了,你看這債怎么還?”
鄒臨天有點無奈,1954年的大水把大半個湖北都泡了,在長江大堤沒修好之前,誰敢在湖北投資大工業?
中央現在也不敢動手,預算要到1952年再開工長江大堤的加高加固工程。
但這種話肯定不能拿出來說,鄒臨天腦子轉了半天“要不咱們把現在的藕粉生產改為機械化工廠,然后再加一個淡水魚深加工廠,也算是利用本地資源,帶領農民提高生活水平?”
李書記明顯有點失望,在他看來,這就是鄒臨天扔出來哄騙他的兩顆糖果,現在機械這么寶貴,這種作坊根本不值得用機器。
看到主席也笑著看著自己,鄒臨天咬了咬牙“那就弄個柴油機廠,規模大一點的,不過這個廠不能放武漢了,得放當陽。”
一聽柴油機廠這幾個字,主席顯然想起了歷史中的武漢柴油機廠,這是國家從蘇聯花了大代價弄回來的,還從德國請來專家做廠長,結果好了沒幾年,人家德國專家一走,他們就把它折騰垮了。
說實話,鄒臨天也不覺得武漢人的性格適合搞這種精密工業,加上又有洪水威脅,干脆弄到上游山區的當陽市去。
李書記才不管是武漢還是當陽,反正都在湖北他鍋里,臉色一下子就好看起來。
一邊陪同的武漢市書記張平化臉色就不好看了,問道“小鄒同志,能說一下為什么工廠要建在當陽嗎?”
鄒臨天振振有詞“中央對武漢的定位是九省通衢,物資信息交流中心,這次的物資物流華中中心不就是在武漢嗎,柴油機這種重工業項目不適合放在武漢。”
張平化一臉糾結,看來他是真的很想把這個柴油機廠攏到武漢懷里,可惜的是,中央書記處早就在鄒臨天的鼓動之下,決心把這些重工業項目全部放到地級市,省會城市和核心城市別想有國家投資的大項目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