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初晴擔心林婉兮耍賴不認賬,在柳氏的建議下,請來了刺史夫人謝大娘子和平寧郡主做見證。
松鶴堂前左邊擺放中公賬本和庫房鑰匙,右邊是十幾箱白花花的銀子。
為了公平性,連核對賬目的幾位賬房先生,都是刺史夫人和平寧郡主找來的。
賬房先生們在隔壁間核對賬目,幾位夫人娘在陪蕭老夫人說話。
說說笑笑氣氛也算是輕松活躍,蕭老夫人端坐上手,身邊坐一衣著雍容華貴美婦人,便是平寧郡主。
下手第一位的是刺史夫人謝大娘子,依次柳氏,林初晴。
林婉兮坐在蕭老夫人左手邊第一個位置,她慢悠悠地喝茶,時不時跟著閑聊兩句。
平寧郡主剝了一顆栗子,殷勤地遞到蕭老夫人手邊。
“大長公主是有福氣,有一個能干的兒媳婦不說,這又娶了兩個聰慧能干的孫媳婦。”
大寧郡主和蕭家沾親帶故,頗有淵源,長寧郡主的母親是圣上的乳娘。
是鎮國將軍張祥仁的妻子,其子張大千和蕭逸塵是同僚,家有一女,屬意三皇子。
三皇子是柳淑妃所出,柳淑妃同柳氏是嫡親姐妹。
故平寧郡主雖為人端正,性子直爽,卻在心里上更偏袒柳氏那邊一些。
蕭老夫人樂呵呵地點頭,“家宅不寧,到讓你看了笑話。”
“瞧您說的,我哪敢笑話您啊,我們幫您打打眼,考驗考驗逸塵媳婦。”
刺史夫人謝大娘子瞅了一眼平寧郡主,人家的媳婦,用她打眼,還真不拿自己當外人,對蕭老夫人笑道。
“我就是來瞧瞧大長公主殿下,趕巧湊上個熱鬧罷了。”
平寧郡主繼續道,“逸塵媳婦是新婦掌家,難免出紕漏,再好生調教些日子就是了。”
柳氏搭腔,“是啊母親,真金不怕火煉,也是為了逸塵媳婦好,今當著郡主娘娘和謝大娘子的面,若是逸塵媳婦的賬目沒半點錯處,也好堵住大家的嘴。”
蕭老夫人不愿意和平寧郡主扯這事,更不愿意搭理柳氏,本就是她自家事,中饋給誰豈能是旁人說得算。
要不是逸塵媳婦要賺什么銀子,同意逸安媳婦找來平寧郡主和刺史夫人,她才不愿讓這些人來她的松鶴堂,鬧鬧哄哄的,不夠煩的。
蕭老夫人臉色沉下來,也不接平寧郡主的話了,拿起桌子上的佛珠一顆一顆輕捻著。
林婉兮嫁進蕭家一個多月,對蕭老夫人的脾氣也是摸了七分透,眼見平寧郡主還要和蕭老夫人說中饋的事。
開口把話頭岔到平寧郡主自己身上。
“聽聞鎮國將軍此次大破瓦剌,不日回京,圣上將于三十里外親迎將軍凱旋,當屬我朝武將無上榮耀,恭喜郡主了。”
這話平寧郡主格外受用,也顧不得勸說蕭老夫人中饋的事。
“那是,我家將軍當年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都尉,南征北戰,一路升到鎮國將軍,這次擊退瓦剌,收復失地,應該還會有所加封。”
滔滔不絕地說起了自家將軍,捎帶著夸了好幾句自家兒子張大千。
說著話,隔壁賬房先生張最捧著賬本過來了。
“啟稟蕭老夫人,郡主娘娘,我等已將賬目核對完畢。”
方才夸鎮遠將軍和張大千,夸得口干舌燥的,平寧郡一臉震驚,她主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喉嚨。
“這才一個時辰不到,就核對完了?”張最是她府上賬房。
謝大娘子也是詫異,他們家往來賬目品類雜多,核對至少要一整日。
國公府大門大戶,就算是三四個賬房先生同時核對,少說也得小半天,她都和家里說好晚些才能回去了。
她坐在這,不過是說了兩句話,喝了一盞茶,就核對完了,實在是匪夷所思。
張最當著眾人面攤開賬本,面上難以掩飾興奮。
“諸位請看,這是我等核對出來的數目。”又打開另一本賬本,“這是世子夫做的賬目,根本就不用費力去一筆一筆加減,一目了然。”
“我做了下半輩子的賬房,從來沒見過這種記賬手法,巧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