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述清對裴硯行這個建議非常的懷疑。
他本來就不信任她,應該說是對她有著很大的偏見。
像是防后媽一樣防著她。
如果她想去工作,她直接就去宋政委那兒申請了,哪用他給她安排。
“沒有不讓你接觸,你工作回來還能見到孩子,還是說,你打算一直在家帶孩子?”
東灘那兒圍海開荒,軍營這兒又圍了地弄了個養殖場和種植場,以此緩解財政壓力。
出力氣的人手倒是夠,軍營這兒有軍人,東灘那兒有下鄉知青。
但細致一點兒的活,以及專業一點兒的活兒,則需要女同志,和有專業知識的同志。
馮述清剛才在養殖場,是有所為的,也得到了陳醫生的肯定。
人才,希望能在社會上發光發熱。
一個人有了工作,在工作上獲得成就感,也就不會一直盯著孩子附加的價值。
即使有著多余的心思,在嚴明紀律的軍營這兒,也能掰過來。
“裴營長想給我安排什么工作?”馮述清好奇地問。
“你對養殖方面有經驗,東灘和營里的養殖場,都可以工作。”
“我沒經驗,只是理論知識,擔不了大任,剛才在養殖場那兒,不過是給了點參考意見,不一定幫得上忙。”
在沒摸清裴硯行真正目的之前,馮述清不打算接招。
哪知道這男人會不會把她賣了。
可能不會賣,但讓她犯個錯,離開海島,是有可能的。
說完,馮述清又想到了個可能,她驚訝的抬眸,“裴營長你是不是經濟緊張,想讓我去工作補貼家用?或者說,不想我在這兒白吃飯,想讓我自力更生?”
裴硯行有錢,但不代表樂意養著她。
她現在住在他家,吃他的用他的,又沒睡一塊,他又對她有偏見,計較一些錢,也是有可能的。
當然,她不太相信裴硯行是這樣的人。
但是,他既然別有目的地讓她去工作,那她就得有力地反駁回去。
與其干巴巴的拒絕,不如提出質疑。
女人的一雙杏眸瞪得圓溜,里面盛著滿滿的震驚。
裴硯行能從她眸子里看到自己的倒影,他臉黑了黑。
“你工作的錢自己拿,我沒到要女人補貼家用的地步。”
這話題繼續不下去了。
吃過飯,他收拾了碗筷去洗。
下午,裴硯行回了軍營。
馮述清拿了些花生出來剝,打算給燦燦做些小零食。
裴硯行副營長的媳婦楊曉君過來找她。
楊曉君二十四五歲的樣子,是個開朗且自來熟的性子。
這一過來就嫂子嫂子喊得親熱。
她也是剛隨軍沒多久。
看到馮述清在剝花生,她也坐下來幫忙。
馮述清忙說不用,“我給你倒杯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