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貢縣大捷!斬倭寇一百六十一人!”
“臺貢縣大捷……”
一路高歌,引得無數人從各個屋子走出觀看,就連府衙的眾官員也都放下公務圍站在府衙門口。
待到當頭的馬車停在府衙門口,最后一輛推著死尸的板車還在街尾。
如此奇景不止讓百姓大為震撼,就連府衙里的官員們也是被驚得目瞪口呆。
陳硯從馬車上跳下,對府衙門口眾圍觀的官員朗聲道:“府臺大人何在,下官特歸來報喜訊,此次臺貢縣大捷,斬倭寇一百六十一人!”
一位中年官員反應過來。趕忙迎上陳硯道:“府臺大人在府衙內,陳同知與本官一同入府衙去見府臺大人。”
此官員姓蔡,也是一名通判,深得知府胡德運的信任。
陳硯卻往后退一步,朗聲道:“這等倭寇奸人的尸首如何能污了我大梁府衙?本官與這等倭寇交手,身上有他們的臟血,就不去礙府臺大人的眼。勞煩蔡通判替本官向府臺大人稟告一番,下官不才,只剿滅一百六十一名倭寇,剩余近二百名倭寇逃走,還請府臺大人責罰!”
府衙門口眾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都有些懵。
此乃大捷,這陳同知不請功也就罷了,怎的還請罪?
若陳同知如此戰績都有罪,那些圍剿倭寇的將領豈不是人人都要下大牢?
蔡通判臉色微微一變,旋即又趕忙扯了個笑臉:“陳同知說笑了,剿匪并非您的職責,如何會有罪?”
陳硯再次朗聲道:“那就是本官逾矩了,剿寇并非本官職責,本官卻因見不得倭寇掠殺我大梁百姓,行此等越權之事,還請府臺大人責罰!”
陳硯身后推著獨輪車的陳老虎朗聲道:“陳同知無罪!陳同知有大功!”
薛正給身后的下屬使了個眼色,眾人紛紛放下獨輪車,齊聲高呼:“陳同知無罪!陳同知有大功!”
地上的倭寇死尸實在太具震撼,再加之眾人的齊聲高呼,加之府衙門口圍著的百姓,蔡通判就知自已背不動這口大鍋。
自已背不動,那就上報,丟給上級去想法子背。
蔡通判著急忙慌找到胡德運,將事一五一十說了。
“這陳同知也不知發什么瘋,明明是大捷,他不請功也就罷了,怎的還來請罪?”
蔡通判實在想不通。
若換了是他,必要敲鑼打鼓告知眾人,再靜待朝廷的嘉獎。
胡德運將杯子狠狠往桌子上一放,怒道:“他哪兒是請功,分明就是在將本官的軍!”
此次陳硯殺了一百六十一名“倭寇”,此乃一大功。
可他若真讓這陳三元得了這功勞,自已必定要被上頭怪罪。
這兩日胡德運就在想如何收拾陳硯,這陳硯就拉著倭寇的尸首招搖過市,鬧得人盡皆知。
這還不夠,竟在衙門口就請罪。
若真如他所怪罪于他,自已這個松奉知府也就當到頭了。
果真是咬人的狗不叫。
這陳硯來了松奉后一直悶不作聲,一出口就給他出了這么個難題,讓他兩頭不落好。
胡德運心里暗恨,外頭又響起陳硯的聲音:“我陳硯逾炬而為,請府臺大人降罪!”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