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為那段當銷售的經歷,讓他見識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懂了何為人性。
他后來畫的漫畫,里面的人物就活了,自然也火了。
當時喝的多是高度數的白酒,大梁的水酒在他嘴里跟水差不多。
既然他爹高興,那他就陪著玩玩。
然后整個酒桌除了他,其余三人全趴下了。
周既白最弱,只喝了一杯,人就坐在椅子上傻笑,再一杯下肚,就趴在了桌子上。
楊夫子稍好點,喝了五杯就倒下了。
至于周榮……
周榮倒是厲害點,喝了足足八杯,雙手揉著太陽穴,目光迷離地問陳硯:“你醉了嗎?”
坐得板正的陳硯道:“沒有,就是肚子太脹了。”
周榮哀嚎一聲,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起來。
陳硯對著三人嫌棄地搖搖頭。
這么低度數的酒竟然都能醉,實在沒什么酒量。
陳硯放下酒杯,嘆息一聲,不盡興啊。
等陳硯再從府學歸家時,周榮已經回京述職了。
因他還未被派官,姜氏并未跟隨他而去。
不過如今跟以往不同,周榮中了進士,周族那些惦記他們家產的人都恭恭順順,見到周既白和陳硯也都是笑臉相迎。
五月初,東陽府就有今年會試的程文集賣了。
陳硯立即買了本回來,越過狀元榜眼等,直接翻到周榮所做的文章。
待通讀完,陳硯便深深拜服。
他爹的文章比此前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就連楊夫子也道:“茂之的文章已是爐火純青,不怪能中二甲。”
又對陳硯和周既白道:“你們二人將茂之的文章細細研讀,阿硯你的文風與茂之相近,更要好好琢磨。”
陳硯恭敬道:“學生必會逐字逐句研讀。”
他將整本程文集都背下來后,又回頭讀周榮的文章。
每讀一遍,就會有新的感悟。
單論科舉文章而,周榮的文章必是不如狀元榜眼等人,可他的文章能讓人心緒激蕩,全文只有四個字:赤子之心。
陳硯便想到周榮送給他的那幅秋收圖,感悟便更深。
多次研讀后,陳硯的文章又多了些生氣,楊夫子修改的部分越發少了。
陳硯便將自已的文章寄給周榮,周榮每每都會逐字逐句點評,文章的空白處被紅字塞得滿滿當當再被人送回來,再在信后夾書信或邸報。
邸報記載的除了皇家各種事宜外,還有皇帝詔書、頒布政令、官員彈劾以及各官員關于政令的針砭等,除此之外,各地官員政績考核,各地災情等也都有記載。
這等邸報只在官員中發行,了解這些,方才能了解國策,了解大梁。
官宦子弟能看到這些邸報,農家子無這等信息,與策論上比官宦子弟差不少。
科舉取士,取的是治國之才,策論都寫不好,如何治國?
陳硯本以為這一年會在繁忙的讀書中結束,臘月的變故卻將整個周家徹底推向深淵。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