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十二年。
大賢良師應邀前往京都之中,與天子所看重的苦禪大師論道,其中隱秘不足為外人道也,但結果卻是所有人都能夠看見的。
天子多次邀請大賢良師擔任國師之位,似乎有再次復興黃老之學的想法,但大賢良師卻都表示了婉拒,表示自已只想要游行天下,去看這萬千黔首。
而天子無奈之下,也就沒有對其進行挽留。
朝堂上的風波也就暫時的停歇了。
也正是在這一年的冬末,皇室也好,天下也好,都開始了緩慢的動蕩之局,西部的蠻夷之輩開始小范圍的試探性侵略大漢,而劉宏借此機會,讓宗室中的劉虞前往幽州,擔任了幽州牧.
并且讓他和漠北州的州牧陳寧一同抵御蠻夷之輩。
至于西域都護府?
這個地方實在是太過于縱深入西域了,需要一位持身光明正大,而且十分重要的、尊貴的人物前去鎮壓,普天之下放眼望去,能夠擔任這個職位的也就只有陳氏子弟了。
因為昔年樓蘭之難的時候,陳氏的某一位先祖曾經在西域受傷,而后天下震動,當時的大漢發動了幾乎可以說是恐怖的力量前往鎮壓西域。
這一件事情被諸多西域小國列入了自已的國史之中,從那以后,只要看見陳氏子弟,他們都會退避三舍,哪怕是不退避三舍,也不敢對其動手,只能夠尊崇著。
可是.....
在劉宏想要下令讓陳氏子弟前往西域都護府鎮壓的時候,卻突然發現一件事情。
陳氏的直系子弟在朝堂上已經見不到人了!
那些在地方上的陳氏門生也好,陳氏子弟也好,都是不能夠輕易動的,一旦動彈,便是牽扯到全局的重要性人物。
該找誰去鎮壓西域都護府?
在這個時候,當代官渡公世子——陳瑜主動上書,表示自已愿意前往西域都護府,領兵鎮壓西域,使其不敢對大漢妄動。
靈帝聞大喜,也不管這個時候將這兵權交給陳氏會不會出問題了,畢竟再沒有陳氏子弟鎮壓西域,西域真的快反了天了。
于是下旨,加封官渡公世子陳瑜為鎮西侯,列食邑三千。
這也是自當年的忠海侯之后,陳氏歷經數百年,再一次獲得了“劉氏”的爵位加封。
但陳氏對此并不在意。
.........
圃園之中
陳瑜坐在院落中,看著手中的書信,臉上帶著些許的凝肅之色:“看來父親的謀劃已經成了一半了。”
“大漢....果真是要到風雨飄搖的時候了。”
他沉默的微微閉上眼睛。
事實上,相對于他的父親陳元來說,陳瑜對于大漢的情感更加深刻一些,但他也更加清楚的明白,大漢是真的扶不起來了。
這里的扶不起來不僅僅是說出現了劉宏以及太子劉辯這樣子的帝王,而是指此時的大漢他在一種整體性結構上發生了巨大的問題。
這里就不得不說當年的光武帝劉秀了。
這個版本的劉秀和歷史中的劉秀最大的不同,其實并不是身份上的不同,而是他沒有過分的倚重“世家門閥”的力量。
原先的劉秀白手起家還能夠成功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