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太:沒錯,她作證。
她是后來的,都知道曾孫女一頓吃仨菜,饞。
……
“干什么去?”
“嚇我一跳。嬸娘,你怎么起這么早?”
特意起來的。
聽聞你談成一份大買賣,鎮北軍那些大將又很講究,先付了貨款,允你三個月后交貨。
但你很可能貨不貨的三個月之后再說,倒是容易先把掙的錢花掉。尤其是怕你又花在我們這些沒用的人身上。
“不會的,嬸娘,咱家有車又有房,我還買那些做什么?我不是還給過你布嗎?”
“那你是要出門給自己買?”
“對,買藥,訂貨。沒有這些,我拿什么給人家交付。我趕牛車走。”
“噢,那成,我去告訴你奶一聲。”孩子干正事是不會攔的。
于芹娘心想:要不然像上次似的,不聲不響,她暗下里放走田芯惹得全家擔心夠嗆。
“別的,我奶昨夜又忙到半夜才回,別吵醒她啦,我這不是和你說完就行嘛。”
于芹娘看著侄女的背影,有些為難。
那她就再次做主放人走?
可是,她真的很想再磨嘰一遍別亂花錢。
按理,銀錢是田芯自己賺的,咋花她一個做嬸子的管不著。
可事實擺在那里,每次田芯賺大錢后,他們總是會借光。
細想想,于芹娘有點不是滋味,這不等于在趁著田芯年幼,用孩子撈錢嘛。
本來就上啃老,這又啃小,要是等幾十年后,黃泉路上再啃祖宗,這點沒出息的事,等于是全讓他們占了。
于芹娘吱吱嗚嗚時,許田芯走了兩步,忽然站住腳,扭頭看向她嬸娘認真道:
“嬸娘,你是從哪聽來的啃老?
是不是村里誰,背后說你和我叔叔他們閑話啦?
我有沒有本事?
好,既然你承認我有本事,你就信我的。
我告訴你,首先,他們笑你們啃老啃小,你們可以笑他們沒老沒小可啃。更何況,你們不是。
因為在家里待著陪我奶和我,什么活都幫忙干。家里有個什么急事,也立馬出現,不過就是在家里吃個飯睡覺,那并不叫啃老。
真正的啃老是……”
許田芯認真的表情沒了,變成一臉八卦指指村西方向。
怕西院郝銀花奶奶家里聽見傳閑話,小聲和于芹娘細掰扯道:
“里正爺爺家的大兒子才是,嬸娘,你覺不覺得?”
于芹娘立馬點點頭。
一大清早,劉家大兒的名聲就在倆人的講究中身敗名裂。
許田芯特意摘下手套細數:
“他獨自去大城池打拼,掏空劉爺爺家攢了大半輩子家底。
他倒在大城池買個鋪子買個房車的。
然后還對老家爹娘說得好聽,要證明自己有本事。
我看他在外多年,就證明了有本事掏空他爹娘老本。
就這,嫌棄不夠,還想掏呢。
無奈,一是血緣牽絆,二是被貪心一葉障目,有些父母歸根結底為那個面子,他就是看不清楚。
有些父母,那真是,寧可要那些把家底掏空跑外面證明自己的,也嫌棄在家陪伴的兒女。”
好在,劉爺爺現在清醒點,開始修煉小號。
而幸福就是對比出來的。
許田芯講究完劉老柱一家子,立馬夸自家道:
“但我奶多睿智啊。
所以嬸娘你放心,我奶她不怕你們吃,不怕你們喝,家里多雙飯碗的事兒。
就怕將來咱家有錢,你們也嚷嚷要出去證明自己,不讓出去還急眼。
再來個不停創業,屢戰屢敗,那有多少家底也遭不住。
畢竟買車買房它有個數,去外面瞎折騰,那無底洞。”
是不是這個道理,對不對?
許田芯兩手插袖子里,這不是剛剛講究人把手套摘了,還用胳膊碰碰于芹娘的胳膊尋找認同感。
“你說的咋這么對呢。”于芹娘覺得心里一下子松快不少,啃老又啃小的負罪感都減輕了。
像是那日里正的老娘一邊洗菜,一邊閑嘮嗑提出,要給老四介紹位縣里的姑娘。
說這回家里可太有本事了,能找縣城姑娘。
老四立馬嘀咕說他不去,別說縣城,就是京城也不去。
還說他是舍不得離開家,舍不得離開娘。
只有他在家,娘打水,他才能給提桶。娘炒菜,他給燒火,要是雪太厚,娘走不動道,他還能給背著。他跑外面去,誰對他娘能像他似的?
“娘,我想給我那頭牛買個鞍子,你能資助點嗎?”
婆母立馬就給老四掏錢,那次一點兒沒多問。
然后里正的老娘也問老三對城里姑娘有沒有想法。
三小叔也說:“我們家里三代人努力,才換來今日有衣穿吃飽飯的日子。我跑縣里干活當姑爺,就為吃飽飯?那我何不如在家蹲著,已經能吃飽了。”
過后,老四和老三湊一起還說,反正出門在外,沒人問他家里的錢是娘掙的還是靠侄女本事掙的。他就知道,他們這熊樣照樣被叫聲三少四少,有錢才是大爺,他們跑外面當什么女婿,放著少爺不當,腦子被驢踢了嗎?
得,合著就剩她和她男人鉆牛角尖。
許田芯又用胳膊碰碰于芹娘,打算再接再厲勸道:“另外,嬸娘,你放松點兒,不要我出門,你就害怕我花錢。花,怎么啦?你看看這是啥。”
“銀票。”于芹娘感覺自己真是出息大發了,最近她見過十兩整銀,見過五十兩元寶,這又認識了銀票。
“不,這就是一張紙。”
“啊?”
“你不花,它不就是一張紙嗎?無論放多久也沒價值,存不好還會被蟲子咬。我只有把它花了,用在自己身上,它才叫屬于我的,明白沒?”
許田芯戴好手套,捂好座山雕的棉帽子。
今日她穿一身黑做男裝打扮。
許田芯扯牛車越過家門口了,于芹娘才好氣又好笑的反應過來,又利用她腦子笨,歪理邪說。
還整個不用白不用,敢說這話的都是有本事的有錢人好嗎。
好在她家田芯全占,于芹娘有些自豪地急沖沖追出來喊道:
“芯兒啊,你等會兒,去哪也要吃飯,我給你下碗熱湯面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