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我家直播間通古今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滿屏幕味道(兩章合一)

      第一百四十七章 滿屏幕味道(兩章合一)

      二道河一行人,不,準確地說是三伙老百姓自發攏成一撥人,此時正分流成四個小分隊各就各位。

      第一小分隊留守在軍帳里烤制蘑菇。

      以許老太為代表,那一家四口的年輕婦人帶著僅四五歲大的女兒,以及被風刮起來摔斷腿的老婦,她們幾人或坐或歪躺著在摘各家今早采回來的蘑菇。

      許老太和年輕婦人很是照顧摔斷腿的那名老婦,那位不能動,全靠她倆不顧被雨淋去帳篷外面挑回不少石頭,特意帶出老婦的一份。

      沒辦法,要想將蘑菇長久保存必須晾干。

      哪有看著那么貴的松傘蘑遍地都是卻不采回來的道理,更沒法忍受辛苦采回來的蘑菇憑白糟踐的,受不了。

      可外面正在下雨,又不像在家有炕。

      要是有炕的話,能鋪在熱炕上晾干串起來,眼下卻只能就地取材。

      許老太就想起霍家軍給的熱石頭,睡大半宿覺都熱乎乎的,加熱后放在肚皮上也像個小熱寶似的,她就提議,用熱石頭鋪在灶坑四周,鋪滿地面當臨時熱炕晾曬蘑菇。

      正好霍家軍軍帳里挖得到處是地灶,哪像她們一路上笨咔的撿柴火要在柴上架鍋,人家是直接在地面挖出一個個坑,這倒是方便了他們會有許多火源。

      而且連石頭也要感謝霍家軍。

      用孫女的話,不能瞎燒石頭容易炸裂崩到她們,最好用鵝卵石,只有這種石頭非常硬,具有良好的耐熱性。一旦要是用錯了,摳了含有碳酸鹽的石頭像花崗石加熱,那不僅會爆炸還會著火。

      想必霍家軍應該也是懂這方面。

      這不嘛,大軍雖然撤走了,但是卻剩下不少小塊鵝卵石堆成小山放在帳篷外,以供將來誰露宿山上繼續使用。

      許老太就和那名年輕婦人,一筐筐往帳篷里運石頭。

      運完后,先將那些小鵝卵石扔火里燒熱熱的,然后取出來鋪在灶火旁,上面再鋪一層稻草,最后再將蘑菇鋪在上面晾曬。

      這個工程量忙完,到最后掀開帳簾放眼望去,四處鋪的全是蘑菇。

      就這,還不夠用,許老太又將筐倒扣在火堆上,筐底也鋪上蘑菇,不浪費一點面積,筐邊再用線穿上掛蘑菇。她甚至在用鍋燒水時,鍋蓋上也鋪一層蘑菇。

      霍家軍留守的一位管事掀簾進來,許老太不道是叫副將還是啥,反正是戴盔纓的,應是個軍官。

      人家可能是沒見過荒野求生還這般會過日子的人,掀開簾那一瞬就默了默,應該是看不下去眼了,說道:“還能再空出來一個大帳,沒處晾曬去那面吧,擠著多危險,別著了火。”

      許老太幾人高興極了,心想:不瞞軍爺講,她們已經派出第二梯隊接著去頂雨采蘑菇,帳篷確實不夠用,正好可以放在另一個大帳里。

      等到這位軍爺離開,三名婦人還湊頭商議一番,集資一些各家帶的鹽和醬,稍后新采回來的蘑菇,有那已經碎掉的就不費勁晾曬了,預備炒半桶蘑菇醬給霍家軍留守的衛杖隊送去。

      “這兩日多虧他們關照。”

      “可不,要沒有他們,咱們都差點生死難料。”

      這話一點不假,萬一路過泥石流塌方那地方埋里面呢,或是路過那斷橋掉江里呢。

      許老太越來越理解縣里鎮上棉花布匹為啥會加那么多差價了,那真是倒趟貨一來一回一個月之久吃辛苦不說,萬一遇上天災腦瓜別在褲腰上。

      期間三個婦人干活也沒耽誤嘮嗑。

      甭管到啥時候也不能影響正事:聊天。

      許老太聽那兩人說話就能聽出來,那兩家條件不差。

      也是,這年月出門,家里沒點閑錢沒牲口車都走不出去。

      像那一家四口開了間農田用具鋪子,許老太將地址要了來。回頭開春購置家伙什備不住能用上。

      而那名摔斷腿老婦家里更能耐。

      那老婦雖是沒說家里攏共有多少畝地,但是在這年月糧食不夠種的情況下,家里能空出良田種植十四畝黃菇娘(niang三聲),聽說隔天一收,兩天就能收六百多斤。

      一斤菇娘折騰到府城批發賣八文錢,而那秧子能從八月前后一直結果實到上霜前,可想而知幾個月累積下來一家子會賺多少。

      許老太也將地址要了來,打算等下一批貨掙了閑錢,讓老三拐一趟,給孫女買些菇娘吃。

      她順便還打聽一番摘菇娘雇人了嗎?

      “雇了,要不然干不過來。”

      “一天給幾文錢?”摘菇娘算是苦活,許老太想打聽打聽雇人干活的價錢,免得回頭雇人幫她孫女制香皂當冤大頭。

      “一個時辰五個銅板,一天能干五個時辰,那都搶著干。”

      許老太了然。

      摔斷腿老婦卻苦著臉說:“去掉給人干活錢,路上折騰花銷,騾牛草料,賣果子不過驢糞蛋表面光罷了,相等于賣媳婦買猴玩。賣菇娘掙得那點銀錢還要用來買糧食填補肚子,糧食又一天一個價。我家今年土豆地瓜全都絕產了,虧得菇娘秧子那十幾畝地在高崗上沒咋被雨水泡,要不然也完蛋。”

      說起這個,年輕婦人感同身受,跟著附和道:

      “以往咱們這面愛大旱,哪里聽說過有這么多雨水,今年天好像漏了,這又刮大風。不瞞你們說,俺們那里人自打開春就四處燒香,求過禿尾巴老李,白山蟒大將軍,九頂山黑阿姆,沒想到越求越來勁兒,這老天好像喝多轉向了,哇哇得下大雨。整的我家不僅土豆地瓜全絕產,后園那豆角架子也全完了,往年能晾曬不少豆角絲,今年就攢下一小把。”

      倆人看向許老太。

      她們才發現自家事沒少說,卻一點不知曉許老太的情況。

      許家地瓜土豆起得早,倒是沒絕產,但是減產了而且一點不面不甜,包括許老太后來花錢存的那些也是那熊樣子。

      許老太就一句話:“我家要是底氣足,能這般玩命采蘑菇嘛。”

      也是。

      聽聞許老太是十幾家分蘑菇,不像年輕婦人和摔斷腿老婦摘完曬完自己那一攤就齊活。

      確實是十幾家,不能給二道河小子們工錢,還不能給發點蘑菇拿家去嗎?就當作辛苦白得的。

      那兩位婦人還算夠義氣表示道:“回洞里也是閑待著,索性幫你一直晾曬,要不然待著鬧心。”

      四五歲的小丫頭也說:“許奶奶,我幫你摘蘑菇。”

      “噯,真是好寶,和你田芯姐姐一樣懂事兒。”

      “那我長大了能得野豬皮嗎?”

      “能得。”

      接下來只有小丫頭在高興,這幾人又齊齊犯愁:“也不知道我們啥時候能離開。”

      想必總要等堵路的泥石推開,斷橋接上的,要不然即使今早跟隨大部隊走也是添亂,畢竟他們又是貨又是牲口車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