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吵嘴時,沒有七年谷八年糠提起配不上小兒子那事兒。
要不說呢,沒啥事兒少吵架,不解決問題還會扯出沒用的閑話。
要是讓許家人知曉,他們劉家曾起過讓許田芯和劉靖棟配對的心思,且還認為許田芯配不上,準保會翻臉。
劉老柱著急起來顧不上其他,直接從窗戶爬了出去,一把拽住轉身離開的許有倉。
邊跟在許有倉身后,邊小聲皺眉解釋著:
“三小子,叔和你說句掏心窩子話,以前咱兩家關系一般,說話就沒太注意,你別當真話聽。”
“田芯兒那丫頭是啥樣的孩子,以前我當爺爺的不了解,自打她隨我出過幾次門,眼下我太清楚不過。
能靠自學識文斷字,算賬轉得快,說明那腦袋瓜不是一般的聰慧。難得的小小年紀不愛顯擺隨了你大哥的品性。
還做事穩穩妥妥,有事交給她放心。說話從不高聲,與人和和氣氣。
歲數小和咱們一路吃苦,從沒聽到她一句抱怨,咱當長輩的有時還罵罵賊老天,我細品那丫頭卻只干力所能及的。
丫頭還是個知足常樂的性子。要是吃頓好的,我瞧著能笑的一臉百花盛開的樣子。”
以上這些是劉老柱的心里話。
隨著了解,他倒是覺得自家小兒子配不上田芯兒。他主要覺得倆人智商不搭配。一個小小年紀總是心有城府,另一個嘴上沒把門的還總是聽不懂人話,一起過日子會把對方氣死,他早就歇了那種心思。所以才會一直當田芯是孫女輩兒。
他恰好還沒有孫女。
可是劉老柱越說也越愧疚,為以前的行為忽然感到臊得慌。
哪有他這樣當爺爺的。
像個扯老婆舌似的,在家埋汰同輩人也就算了,說人家孩子干啥。就他家小兒子一天天像個小傻子似的,他都不樂意背后有人說壞話呢,難怪許家三小子冷不丁聽見會翻臉。
劉老柱拽住許有倉胳膊,很是誠懇勸道:
“說一千道一萬,再是過去的事兒吧,叔也理虧。三小子你要是實在心里不痛快,這么的吧,叔豁出來老臉讓你娘知道罵兩句。”
反正他碎嘴子以前啥德性,許老太又不是不清楚:
“但你就算再不痛快也不能當田芯面前說。丫頭算大姑娘了,再過二年都能嫁人,萬一心思窄……唉。”
窮黑瘦,對于上歲數人來講,不太在意外貌。可對于小姑娘來講,丟臉甚至比丟命還邪乎。別讓以前胡咧咧的話,憑白讓孩子傷心,犯不上。
許有倉深吸口氣,抹把臉上雨水看向里正叔。
他能聽進去勸,正是因為最后這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