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還有我!”
許田芯趴在炕上,笑望又從后窗戶冒頭的小叔。看著吧,一會兒奶奶也會揍小叔。
果不其然,許老太又給了許有銀兩下笤帚疙瘩。
大半夜不睡覺聽墻根兒,這都是從哪里學來的壞毛病。
許有銀摟住笤帚湊到許老太面前商哄道:
“娘,就讓我和三哥一起去吧,那叫往返最快要走倆月。
我三哥一人走那么遠,我可不放心。
連夜里支棚子睡荒郊野嶺都睡不踏實,我們兄弟倆互相能有個照應。
您不曉得,其實最先頭二哥也蹲墻角了,您可別說是我說的啊,我給他趕了回去。嫂子要生產,家里又有一堆事要他張羅,怎么也不能讓他出門。再說家里不留一個親兒自在家,我也不放心娘。”
許老太嘆了口氣,這個老四最是嘴甜:“說的你們哥倆好像多不重要似的。”
其實她這幾個大兒都非常好,非常能干。
許有銀卻笑嘻嘻道:
“還真不重要,娘不要太高看我們哥倆。
我和三哥出門,不僅能親自接侄女姥姥。這都是自家人,一路上對她照顧會更妥帖些,吃飯住店打個洗腳水什么的,指定比那個田芯舅的好友要強。而且還能權當看熱鬧了。
您不是說過嘛,好男兒志在四方,八千里路云和月,多出門那叫漲本事。
趁此機會,兒子和三哥就正好去見識見識,黃土高坡和黑土地到底哪個更遼闊。北方鎖鑰和咱們鎮北的巍然城關有何不同。
倒是種地干活,您人手要是不夠用的話,大不了再多雇倆人幫幫忙,我和三哥那點兒體力活,誰都能干。”
許老太目光看向老三。
許有倉:“俺也是。”
與此同時,老老太在西屋徹底躺不住了。
是,她承認大寶外婆能給捎來那么多銀錢和那么多糧食,那人是頂好頂好的。一個人一生,咱說實話,攏共才能掙多少銀錢,可以說真的是傾其所有,她也很感動。
同樣也有點兒納悶和……心里犯嘀咕。
這怎的就要么不露面不來看一眼田芯兒,要么就像要掏空家底那么送。確實咋想咋不正常,只是怕她家大寶更鬧心才沒有說出來。
不過,還有一種好的可能,那就是那里情況像她二兒媳家一樣,別看才離開故土小兩年,但是給二十兩還真不算個啥,備不住在那面早早就掙了上百兩家底才會如此。這一次是想一筆給補償上。
可見,在老老太心里,自從她二兒媳迅速發家,老老太那是真真地覺得這世間的事情啊,真是一切皆有可能。
或許哪日進洞都能考上狀元,田芯舅去趟外面發家也就不算啥了。
可是甭管是啥,老老太都覺得這事咋想咋冤大頭。
畢竟那可不是二道河到許家莊的距離。
而且一路住店顛簸下來,那是要花不少銀錢的。
搞不好,大寶姥姥給的你那點兒銀錢,就要全部倒搭在去接人的路上,大寶一文錢花不到。
那這不是成了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那還不如不瞎折騰。
老老太代入自己,她要是田芯姥姥,知道最終給的銀錢全搭在接人的路上,估計會氣死心疼死。
“奶,您干嘛?”昭昭伸開胳膊,攔住要下炕的老老太。
“我要去那屋,說點兒我的看法。”
許昭昭擰眉勸解道:
“奶,您怎么就不能像田芯兒說的那樣,格局打開一些,心胸寬廣一些,怎么一涉及到銀錢就犯小心眼。
是,我知道您是苦日子過慣了,才會一文錢恨不得掰八瓣花,算計著緊手過日子很難改,誰不想天生就當大大方方的人?
可是,在這里這么久,您沒發現嗎?我二嬸和田芯比起人壓根兒就不在意銀錢。
今晚田芯兒都沒吃什么,她一向吃很多的,很少用筷子挑著飯粒食不下咽,說明她很惦記她外婆。
而且我二嬸和田芯要是不看重人,只看重銀錢,就不會救我,也不會養您!”
許昭昭還是有點兒小辣椒的本性,否則也不會勸著勸著急了。
老老太一邊揮開許昭昭,一邊小腳緊倒騰往外走還不忘扭頭罵孫女道:
“用你叭叭的教我?我正是因為胸骨裂過,心現在曬干能有八斤大,我才要去那屋說說我的看法。倒是你小昭昭,我早就想說你了,早點兒改改你那小脾氣,財神不度怨婦,你這樣影響掙錢。”
昭昭一愣。
然后昭昭聽到老老太到了二嬸那屋說的是:
“是不是定下來非去不可了?瞧瞧一個兩個的,大寶就只一晚上沒吃好飯,叔叔們就蹲墻根兒惦記,昭昭也不睡覺的。
那要是非得去,能不能聽聽我的看法?
我的想法是不能白去,也不能就這般空手去。
兒媳婦,讓他們哥倆晚點兒走帶些貨賣吧,省得過不久糧子和大力他們,還要再再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要去給那些商家送貨。
回來讓他們也別放空車,你給多帶些銀錢呢?都走那么遠了,看看那面有啥特產倒騰到這里能賣出去的,讓他們再進點兒貨。”
反正一句話總結就是,要掙錢。
要不然老老太覺得太虧得慌了,她容易心疼的睡不著覺。
其實今晚她就不能睡。
還睡啥呀?趕緊著給兩個外出的孫兒,多做幾雙鞋底更軟和的草鞋和布鞋帶著是正經。也給大寶姥姥做上兩雙,以免月余后趕路天氣熱了,萬一沒有草鞋穿捂得慌。
老老太可是見過那些互市商人們用針挑破血泡,那腳一路走下來都像要爛了似的。她太知道鞋的重要了。
好在值得安慰的是,眼下不是大冬天,路上不受凍。她就能少惦記一些孫兒們遭罪。
油燈下,老老太正用針背撓撓頭,可仍是看不清線往哪里插。
許昭昭跪坐到跟前,陪笑臉接了過去:“奶,我來穿線。我來縫鞋,您告訴我就成。”
心想:對不住啊奶,還當您是小心眼呢,可事實上,那都是老黃歷了。